在我的眼里,不结婚只是个人的选择,实在是和罪过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是生活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不结婚生生成了背在那些独身人士、或是还暂时是独身人身上的罪过,人人都用看笑话一样的眼光看待这些人,也着实是可悲可叹。
第一、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想得更多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人都希望家族人丁兴旺,四代同堂或者更多代同堂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如果不结婚,相当于违反了整个中国社会对你的人物设定,仿佛结婚生子和你唯一的关系,就是家族交给你的任务而已,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完成。
如果你不完成,就是大逆不道!
第二、父母的面子
还有就是中国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如果你没有结婚,所有的有亲戚关系、没有亲戚关系的人,都要嘲笑你的父母,或者在你的父母面前说“为啥还你还不找对象”的话,还得顺带着夸夸自家的娃,活脱脱你是一个大龄剩女或者剩男没人要,让你的父母颜面扫地,尊严不再。
第三、父母的担忧
其实父母催婚,最主要的是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担心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你只能挑别人剩下的。他们最怕的,是有一天他们不在了,你没有伴侣,没有孩子,没有人陪你终老,没有人能替她们照顾你。她们对你的爱无法延续。
第四,自己的选择
但是,说了那么多,我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听从身边那些无聊人的建议,而去随便找个人结婚。不结婚并不是罪过,不结婚只是一个人的个人选择,和任何人无关,跟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点关系。
你要做的,只是让你的父母放心,不管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的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你非常开心,非常享受这种生活。让她们从对你的担忧中走出来。
愿每一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怂!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很生气,被催婚就自杀啊?谁会催你结婚啊?真正看着你不结婚着急的是爸爸妈妈自己最亲近的人,别人谁闲的没事去催你、逼你啊?吃饱了撑的啊? 因为关心所以看着你不结婚着急,催促是爱的表现。也许有很多的爸爸妈妈方法不对但是出发点是为你好的。
31岁不结婚不是罪,但是被催婚就自杀是罪。不忠不孝的大罪。
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做主的。结婚也是自己的人生。也许是没有有缘人所以没有结婚,也许条件不允许结婚。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自己的选择自己去承担后果,自己的日子自己去品其中的酸甜。 爸爸妈妈叨叨几句还不是因为爱你,怕你错过了最佳的年龄啊?怕你一个人太寂寞,没有他们的时候你会没人照顾啊?或者是老思想老传统,没有个子嗣老无所养。
如果你很有能力,混的很好,不被担心也许叨叨就会少些。如果你有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的妥妥滴,和父母多多交流,也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如果很多的如果都会可以的。但是你选择的是逃避。多么无能的表现,懦夫行为!辛辛苦苦培养、呵护、关心,他们付出了多少?就像培养了很久的花要开了,天天期盼,突然一阵狂风折了,心里多么的寒冷。而且你不是花是活脱脱的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难道这不是不忠不孝吗?不是大逆不道吗?
人在这个世界最关心自己的,甚至会为了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生命的也许只有父母,不结婚不是罪,用死来威胁他们来回报他们是罪,死罪。
不结婚不是罪过,因为结不结婚是他自己的事情。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男子太脆弱了,也是奇葩了,能够为了这点事情自杀。
这一切听起来是有些夸张,但是实际催婚比你们想象要夸张的多。
第一次意识到催婚,得从表哥说起。
当年,表哥三十好几,一直没有找到对象,也没有带对象回家过。
家里人很着急,觉得表哥是读书读傻了,甚至担心他的取向问题,当然还要大张旗鼓地去给他找心理医生。
其实表哥只是倔强,只是不想将就,但是长辈们真心没有谁愿意去听他是怎么想的。
记得最深的一次,就像三堂会审一样,让哥哥坐在桌子边上,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坐在桌子的另外一边,对哥哥发来很多指责,甚至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
姨父都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他再不结婚,就不想认他这个儿子了,脸被他丢光了。
当然,不懂事的弟弟妹妹,都觉得自己的哥哥好像犯了好大的罪一样,跟风折磨着表哥。
那一刻,我觉得他已经不是我的表哥,他更像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接受着大家的指指点点。
表哥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现在才知道,也许那就是生无可恋。
不结婚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子女不结婚对于父母来说,那就是子女的罪过。
如果你三十好几还没有结婚,至今过得自由自在,你真得好好地谢谢你的爸爸妈妈,谢谢他们的不杀之恩,谢谢他们的不催之恩。
其实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的好,能够幸福,只是太过于着急上火了。说到底还是子女不孝顺,不懂得去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愿意去跟父母沟通。
先表明态度,不结婚不是罪过,是自由。
再来看新闻报道中的这位被催婚男子男子,失业三年不敢告诉家里,谎称自己有女朋友,把家里给的三十万花了十万,在父母催婚时感觉难以继续隐瞒,又没工作又没女朋友,觉得自己很失败,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于是烧炭自杀。
好在好在,被弟弟发现后送医,已脱离生命危险。
这位男子自杀的原因,虽然是缘于催婚,但并不完全是因为催婚。
媒体报道过另一个被催婚,也选择自杀的女孩,则完全是因为父母无底线的催婚而放弃了生命。媒体曾报道一个27岁的女孩,工作好,收入高,颜值也不错,但因被父母语言暴力反复催婚,留下一封“你们找冥婚吧”的遗书,坠楼身亡。
为什么中国式催婚那么可怕?
我见过二姐因为儿子不肯相亲,不肯跟她安排的女孩约会,把儿子骂到哭,后来他过节都不肯回家,二姐继续打电话骂,后来儿子不接她的电话。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结婚就是失败,一个普通人,即使事业成功,如果不结婚,别人会觉得他(她)生活有缺陷,在中国人眼里,最完美的生活是“车子、票子、房子、妻子、儿子”都要有,不结婚是失败,没有孩子也是失败。
中国的父母一向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给孩子完婚,再抱上孙子,不然就“死不瞑目”,所以中国父母会反复催婚,我觉得被催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重要的压力之一了。父母觉得,你不结婚会让我们没面子,让我们抱不到孙子,就是不孝,就是有罪。
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自由,所以,不结婚不是罪过,而是自由。
我一直认为,结不结婚都是个人的选择,都是个人的自由,不结婚什么罪过也没有。但是,在父母和三姑六婆眼里,不结婚就是罪过,一条非常大的死罪。
他们信奉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很多父母会用自己老一代的思想来催促你赶紧结婚。有的父母甚至还认为,子女不结婚是丢了他的面子,或者无法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我认识一家人,他家里一共有三个子女,都到了适婚年龄,最大的哥哥34岁,中间的姐姐32岁,最小的弟弟28岁,但都还未婚娶,连对象也没有。为此,他们的父母急白了头发,安排了好几场相亲,但往往无疾而终。由于自己的三个孩子至今未婚,在农村也算大龄剩男剩女了,每当他的父母一提起这个话题,也觉得脸上无光,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了。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说,父母希望你结婚,也是为你着想。因为他们怕你将来的日子过得不好,如果你现在能生儿育女,老了也有子女照顾你。说穿了,这就是一种“养儿防老”的观念。虽然我们年轻人认为有些陈旧了,但是父母认为这是很实际的问题。只有当你向父母证明,自己真的有能力,强大了,也许那时候父母就不会频繁催婚了吧!
有的人不结婚,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找不到爱情,有的人不结婚,是因为他遵循单身主义、丁克思想,只想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潇潇洒洒地过日子。有的人不结婚,是因为他们压力太大,没钱没房没车,根本不敢奢谈结婚生子......
所以,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都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我希望,当你结婚时,不是因为年龄,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合适”,而是因为爱情。
不结婚,真的不是罪过;请这个浮躁的社会再给年轻人一点空间吧!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再走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豚的窗户,做做情感咨询,记记温情故事的小驿站。
催婚这个事一过20岁就经常接触了,不是自己就是朋友,过年像过一道难迈的槛一样,不胜其烦。
31岁没有结婚,相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情况也算比较晚点的了,老一辈思想还是比较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毕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想抹去这个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晚婚族和恐婚族与家庭之前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关于男子自杀,有人认为男子承受能力弱,这个我想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他家里人是如何催婚的我们也不得而知,人到30岁之后还没结婚,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再被家人步步紧。做出这种事固然是不理智的,但在双重甚至多重压力之下,把一个人压倒也是很容易的。
我想30多岁被催婚成这个样子未婚对象都是没有的吧,不然也不会被逼到去自杀,我想这也和一个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吧,听说此男子性格内向,内向的人在和他人的交流中的确有一些困难,更何况是处对象结婚这种事,如果说一个家庭从小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非常听话,不跑出去玩的人,那以后遇到这种困难几乎是必然的,从小就不和外人接触,以后社交只会更困难。
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和上一辈的思想是存在一定冲突的,晚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选择不结婚的还是很少的,不能说是罪过,只能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是有些选择是要很大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