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芸角害死永琪害惨如懿,被海兰怒斥:即刻拖出去杖毙。
现实生活中,又有谁来帮你怒斥这一个“芸角”,谁又能拖他出去杖毙呢。
深爱之人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子女、伴侣和极其要好的朋友,如果这其中出现了一个人要害自己,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几种人里面,从主观上要害我的,最不可能的就是父母,但是往往父母却害了孩子而不自知,所以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帖子里面的内容令人瞠目结舌。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过这样一个句子“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如果真的碰到这样的父母,我建议还是远离,因为留下来也只会是两败俱伤。不如离开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再回来好好善待父母,解决“害”的根源。
再说子女,子女害自己,我觉得根源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只有把小孩教育好,才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出现,如果已经出现了,该谈心的谈心,该报警的报警,不然一时的宽容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至于伴侣。这个真的很不好说,现在社会结合的两个人有好多年长跑的,也有闪婚的,很多时候可能伴侣真正的面目还不清楚,自认为搞清楚了就在一起了,也有在一起以后变坏的,我有个朋友的老公就是结婚以后突然开始接触赌博,后来骗了我朋友好几十万,还偷偷把房子也卖了,我朋友气得要死,要离婚,可是离了婚还是要背负债务。所以被伴侣害了,一定要斩钉截铁的离开,一定不要抱有他会改正的期待。
最后说到朋友,有很多人因为热情,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靠谱的,还是要识人,如果被朋友害了,还是要远离、绝交,不要给他伤害你第二次的机会。
《如懿传》正在热播中,工于心计的魏嬿婉对如懿极为痛恨,设计伤害多位皇子,并且将这一切都栽赃在如懿头上,即便是永琪也没能幸免。魏嬿婉派田嬷嬷在意欢生产当天动手脚,事后田嬷嬷被灭口,她的女儿芸角以为母亲是被如懿所杀,在魏嬿婉的安排下,芸角改姓胡氏,很快成为了永琪的侍妾。
后来,魏嬿婉下令让芸角害永琪,使永琪患上了附骨疽之症,不久永琪病入膏肓。田芸角在皇帝面前诬陷如懿行为不检点,想让亲儿子成为太子,才故意不让太医医治永琪,害得永琪越病越重,说完便撞墙自尽。
其实,田芸角这个角色既单纯又可怜,在事情都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凭空相信魏嬿婉所说的话,根本没有去检查下额娘的真正死因。为了报仇而不顾一切,最后却害死了真心喜欢她、对她好、处处呵护她的永琪。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爱人,一直在不择手段地害自己,你会怎样?
其实,当我们选择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机会。往往最爱的人,才会给我们最致命的伤害。当身边的爱人不断伤害自己,我不会选择原谅对方。
在她选择伤害我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她先我一步放弃这段感情,那么不管我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她伤害我的事实。事实已然造成,多数无益,分开才是最好的。
即便勉强在一起,以后双方之间也没有了信任。在产生矛盾争执时,还会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说,指责对方对不起自己,对于感情又何尝不是二次伤害呢?
被深爱之人所害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选择会选择与对方永远断绝关系,自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我一定会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我们从《如懿传》里面来分析下这总情况为什么会发生。
《如懿传》里面的田芸角是个很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一生都是别人的一颗棋子,为了一个捏造的杀目之仇而害死了自己的心爱的人。
她是爱永琪的,永琪在知道真相前也是爱她的,但是在哪个是时代,杀目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她害了永琪,之后又因为对不起而自行了断了。
有句话叫做爱之深,恨之切。有时候深爱的人能够伤害到你,是因为你深爱她,所以你相信她的一切,甚至她颠倒黑白你也会信。
永琪如果不深爱芸角,根本不会相信她的话,也不至于被她所害。
说到底,是永琪在爱芸角的时候爱得太深,深到没有了自我,不然怎么会听她的话去怀疑自己的母亲。
这就告诉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自我。正如很多人说的一样,爱一个人一定要爱七分留三分。
但是如果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马上断绝关系,从此与这人大路朝天,各自安好。
我不主张去复仇什么,复仇的过程是把那件事一次次在自己的心里重演,实质上是对自己的另一种惩罚。
我也不主张去原谅,我不相信什么破镜重圆。现在科技很发达,可以将一块破的镜子复原,但是在怎么复原,也不是原来的样子。感情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深爱的人是害我之人,那就有多远离多远。
《如懿传》已经如火如荼地播放了一段时间,在其中一集里,深受五阿哥永琪喜爱的芸角竟然害死了他,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也让很多人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如果出现了一种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比如你深爱之人最终却是害你之人,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并回答。
1、如果这个你深爱的人之前之所以会接近你,并接受你的爱,是为了能更好的行使害你的举动,换句话说,他接近你,假装爱上你,是处心积虑的,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执行害你的计划,那么一旦你发现了这个事实,或者你已经被她所伤害,就一定要尽快斩断对她的爱,并且远远地离开她。即使爱得再深切,也必须要强迫自己去克制这一份爱,因为她不是你能爱得起的,她不会是适合你的那个人。
2、如果你深爱的人是无意中伤害到了你,那么你应该选择原谅她,并告诉她由于她做的某件事,你受到了伤害,希望她之后能注意一些。毕竟人生在世,找到一个自己深爱的人是多么的困难,既然没有发生不可原谅的情况,那么就要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
3、如果你深爱的人是因为你之前做过伤害她的事而对你怀恨在心,并且在某一天抓住机会伤害了你,那么我觉得你应该跟她好好谈一次心,把所有误会和她对你的不满都说开,然后再重新审视你们的爱情。如果能继续走下去,那就不要轻言放弃,而如果实在无法再继续下去,那也好聚好散。
被深爱之人背后捅刀子,怕是掉进深渊再也爬不出来了,被背叛的滋味会吞噬掉自己所有的快乐,也会丧失爱人的能力。
《如懿传》中,芸角听信了卫嬿婉的挑唆,做了一枚棋子,去害永琪。她在剧中充分示演了枕边风的威力,三言两语就离间了永琪和如懿之间的关系,还让永琪有病忌投医,偏偏永琪还最爱她,中了美人计还不自知。好在永琪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最宠爱的女人是害自己之人,不然会死不瞑目。
如果深爱之人是害我之人,怎么办?
首先,最好的结果是放手
要是发现自己深爱之人是害我之人,因为爱,可能舍不得做出伤害他的事,但又发现了,也不可能再爱下去了,那就放手,让自己能快点重新走出阴影。如果选择了继续纠缠,痛苦只会加剧,不想挑最难走的路走。放过他,也是放过自己。
其次,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爱有多深,恨就会有多深,既然他对做出伤害我的事,就不要怪我报复。可能这是很多人受伤后的第一反应,但在实施报复时,伤害的人也有自己,痛苦并不会减轻多少。追求的就是一点报仇后的快感,可看多了别人的故事,会发现报复是最傻的行为,能伤害你的人,他根本不爱你,你以为的报复,其实只是自己宣泄痛苦的途径而已。
最后,希望没有如果
人都希望被爱,不想被伤害。被深爱之人伤害,痛苦肯定会如骨随形,想想就觉得不能呼吸,希望没有如果,人人都能被善待,找到幸福的爱情和婚姻,这样才开心。
那就让ta害吧,心甘情愿。在电视剧《如懿传》中,永琪第一眼便爱上了芸角。然而永琪却不知道,芸角来到他身边,是为了报仇的。如果深爱的人是害我的人,我只能说,我心甘情愿,谁让我当初,爱上了ta呢!
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句话出自于汤显祖的牡丹亭,讲述的是杜丽娘极致的爱情。或许我也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对于感情,看得比较深。我认为,如果我深爱的人要害我,那便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情了,因为我那么爱ta,以致于很难察觉出来。而即使察觉了,又会觉得,如果害我能让对方开心和释怀,那为何不让ta继续害下去呢?还挺傻的,但感情的事,谁又能真正解释清楚呢?即使大道理满嘴,到了真正遇上的时候,往往还是毫无办法。那倒不如如我一样,大方承认了吧。
二、那除了认命,另一种办法就是解除误会了:我爱的人不会无端端来害我,如若ta真的害我,那必定是有缘由的。《如懿传》中芸角害五阿哥,全因为受了卫嬿婉的唆使,认为害死自己母亲的,是如懿。这个误会让芸角萌生出了想要害死五阿哥报仇的心理。
那如果我是五阿哥,我肯定会想办法找出芸角母亲当年的死因,一方面是力证自己母亲如懿的清白,另一方面,更是为自己和芸角的爱情扫清障碍。遇上这种事情,要不就认着受着,要不就想办法去解决,还能怎么办呢?大家说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