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南方人,特别适合来解答这个问题。
作为南方人,遇到大暴雨、发洪水,简直每年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老家几乎每年都会发大水,有时候洪水会冲垮大堤(在十几年前),有时候只是城市内涝,过两天就退却了。
在每年汛期、暴雨来临时,怎么做好防范呢?
其实,我们南方都有成熟的措施,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暂停上班、上学,让妇女老幼尽量呆在家里不出门。尤其是暴雨来袭的时候,学校通常都会放假,小孩子们都不用去上学,就在家里呆着,我当年是学生时,每年都会遇到放假的情况。
如果是夜间的暴雨太大,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可能半夜会水淹全城。
对于家里住一楼的人来说,要特别小心了,很有可能水库放水、或者城市内涝,会造成一楼的居民被淹的现象。
这时,要提前把家里的各种家具——尤其是木制品,搬到高处,而且要提前买好粮食,很有可能你是很多天出不了门的,超市也关门了,菜市场也停止了,附近没有交通运输工具了等等。
在暴雨时候,我建议大家: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千万要穿凉鞋,不能穿普通的运动鞋或者皮鞋,一定要穿短裤。最好手里要拿一根棍子,因为很多路面积水严重,是看不见坑的,很多人会掉进坑里、或下水道里,就此丧命。
而且在下暴雨的时候,尽量避免接触高压电线的区域,以及公交车站附近——去年就有报道,在广东某地,一对母女在下暴雨的时候,接触了公交站的广告牌,触电身亡。
因为在发大水、下暴雨的情况下,很多树木会倒塌,电线会被压断,然后电线漏水很严重,再加上街道路面全是积水,电流的传感非常明显,人很容易触电。
所以对于电线漏电,是暴雨时特别要注意的重点。
对南方人来说,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洪水雨季的季节,洪水既给了南方人很多的凉爽与资源,但也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
首先,为什么四川地区多暴雨?四川盆地位于副热带高压环流的西侧,受到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大。而北部甘肃和内蒙古西侧一带,冷空气活动频繁。暖湿空气与冷空气持续交汇,则会出现明显的降雨过程。这与四川的地形密不可分。四川西部为青藏高原,北部是秦岭山区。副高边缘西侧偏南气流往北推进时,从盆地到山区存在明显的坡度抬升,对降雨加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强降雨则容易出现在沿山的山前地区。与此同时,近期的“玛莉亚”台风会影响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形状和势力分布,对四川降雨产生间接影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成为灾害频发地区,自地震后,强降雨无疑又给了致命一击。暴雨引发了众多路段出现积水,加之城市排水系统不畅,已经引发了城市内涝问题。“在公交车站等一艘船”“夏季到四川来看海”已经成为网友手耳相传的段子。居民在出行时候,应该多穿凉鞋或者雨鞋,因为随时随地你可能就在水中行走。与此同时,在出行的时候也要避免去那些河边、山区,避免由于暴雨引发的坍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暴雨必将导致了洪水,极端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小觑。对此每位居民都应该注意出行安全,尽量避免在雷暴天气出行,宁可迟到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躲雨时要尽量避开树底下、电线杆下等容易引发触电的地方,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情况时,要积极转移阵地,向高处逃跑。其次要学会求救,当身陷囹圄时要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不要单独出行,多往人群集中的地方靠近。如有必要,关键时候也要绑紧绳索方便救援。
总而言之,今年降雨较为往年增长了一两倍,相关部门需做好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险与防御工作,各居民也要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谨慎出行。
首先,尽量避免在暴雨天气外出。
呆在室内的危险要小于呆在室内。但是如果房子低于低洼地带,且暴雨连下多日,环境处在山区,一定要注意防洪防涝防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到高处,比较稳妥。
四川雨水充沛,以山区为主,常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此次70年一遇的大洪水,致使5万多人受灾,损失惨重。
其次,暴雨天气主要还会伴有雷电和大风,要避免被雷击。
如在野外、室外突然遇到暴雨并伴有雷电,可选择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被击到的可能;避开大树;不要接打电话;暴雨时打伞起不了作用,还可能被风吹翻,不要打伞;不要靠近高墙或可能会掉落玻璃幕墙的高楼;不要靠近架空的供电线路和变压器,更不要在架空变压器下面避雨。
若需要迁移,只需携带必须的逃生物品。飘浮物比如泡沫箱、绳子、手电筒、应急灯等,生命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在开车,要开启汽车小灯,低速行驶;若车辆进水有淹没之势,一定要弃车保命。
若在旅游途中遇到暴雨,一定不要冒雨前行,可先找最近的旅馆安顿下来,等雨停再走。如果驾车,最好停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涉水前行。
如果暴雨时恰好是上班或上学时间,宁肯迟到也勿冒雨前行。
如果是下班或放学时间,要等暴雨停歇时再回家。
特别是一定要叮嘱孩子,如果放学时下雨爸爸妈妈去接你可能会晚,呆在学校、教室里永远比走在大街上更安全;如果已经走在路上,要到途中的商店或大型建筑里避雨,家人一定会去接你。让孩子有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非常有必要。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暴雨天来临,首先就是要学会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暴雨天需要注意:1、井盖危险,暴雨天,一些路面的水深,看不见底的地方不要去,当心下水道,排污井等深坑。2、雷电的危险,如果碰到雷雨天气,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3、漏电的危险,下雨天也是最容易出现电路浸泡后的漏电事故,路人经过的时候便有生命危险。所以要远离路灯杆,电线杆。
这些防护知识之外,也要学会自救,比如:
一、行车时遭到暴雨。暴雨天积水严重尽量不开车出行。车在水中熄火应立即离开。如需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遭遇暴雨,车辆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则应立即开启双闪灯,在来车方向150米处放置反光三角牌,避免二次伤害,车上人员迅速转移到防护栏外侧,报警等候救援。车辆遇到落水后应立刻打开车门逃生。若车门打不开则可以砸侧窗玻璃逃生,记得砸窗户周围的四个角,因为那里最脆弱。
二、室内遭到暴雨。可在住房的门口放置挡水板和沙包等阻水物品。平房的居民要注意检查和维修房顶,并确保下水道通畅,不在下水道附近堆积杂物。当发现室内有积水时,需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导电伤人。房屋进水应快速转移到高的地方,并告知亲友或救援人员自己所在的位置。
三、在街上遭遇暴雨。应待在安全的位置,尽量不涉水。如果正在路上,则应迅速找地方避雨,切忌打雨伞,并立即关掉手机,以防导电。避雨时要避开不牢固的墙面,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距离,避开广告牌、告示牌、玻璃、易碎物品等可能的高空坠物。避开路灯杆、信号灯杆、电箱等金属物体。发现积水点后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最近暴雨灾情发生很频繁,日本最近的大雨已经造成200多人丧生。这几天成都和陕西的雨水导致的洪灾也给当地造成带来很大损失。
从最近的灾情中,我们发现几个暴雨避险的原则:
1,远离山体滑坡。由于暴雨长时间的冲刷会导致一些山体植被受到破坏,雨水会深入到泥土深层区域,造成山体内部形成断层失去摩擦吸附的力量,山体会产生大面积的崩塌。这个时候在山区活动是极其不明智的,应该尽快下山。
另外在山区开车的,要寻找坚固牢靠的地方停车,避免在山沟里形成,很容易被埋或者被洪水冲走。房子盖在山坡的要尽量迁移,不要待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的地方。
2,尽量不要出门。最近日本大水死亡的人中有超过一半以上是65岁以上的老人。有一个老人是在大雨的时候排查水沟,清理水沟青苔的时候掉水中溺亡的。老人身体不便,不要下雨了还去爬上爬下,预防工作要在风雨前先做好。这样大雨天气就不用出去冒险了。
3,暴雨天气不要外出,在安全的地方待着。如果非要出去,不要独自行动,要结伴同行。路上互相有个照料。同时在路上要避开危险的地方,比如深水区域,不要盲目通过,确定别人可以安全通过自己再过去也不迟。不要靠近下水道排水口,避免被掉到排水道中。不要靠近带电体,一些路上的电箱电柜要远离,公交站的灯箱要远离,避免漏电触电。
4,不要躲在车里。很多人开车被水困住,往往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爱车,等待陷入困境方知后悔,但是往往已经不能自救。想想自己买的保险,车没了,钱还在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命是自己的,逃命要紧。
最后,保持信息沟通,保持和家人保持联系,及时报个平安。
四川遇70年最大洪水,又一是次天灾。在我们印象中,四川真是属于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地震、洪水、泥石流似乎每年都有。不过也没办法,四川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此次5万余人受灾,电视上传来的画面,不仅是河流水满为患,连民居也淹了不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四川是山区,暴雨之下,带来的连锁反应更多,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机率更高,属于异常危险的状况。
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办才行?
洪水上涨,还是有一段时间,先收拾好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万一要搬迁,证件等物件最好能放在身上。生活必须品能带多少是多少,大凡笨重的物件,再值钱出要忍痛割爱。
带好救生设备。万一有特别的情况发生,救生设备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从指挥。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管理部门都已经有了应对措施,会保证灾民的人身安全,尽最大能力保护受灾户的财产。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个人一些原因,拖延时间,从而导致遭遇更大的损失。
不管什么情况,一定要记住,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房子塌了,可以重建;钱财丢了,可以重赚;东西没了,可以重买;可是命要是没有,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不可抗的自然灾难前面,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冷静与理智,相信可以走出困境,也祝愿四川的洪水好早日退去,人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