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的我一年在家呆几天,我不能按天算了,得按月算。一般在外面上学的人都不太常回家,毕竟还有学业呢。我是从高中开始就在外面上学,然后经常回不了家。回家也待不了几天。
接着这个问题我算了一下,我今年能在家里呆多久呢?应该不足三个月吧。可能有人觉得我的家怎么那么长啊?居然有不足三个月的假期,但是要想一下我是学生,所以说我有寒暑假寒假暑假加起来差不多,那你还有三个月了。而我能回家的也只有在寒暑假了,平时像五一呀,还有端午节之类的小假,压根儿就不会回家,因为时间太短了。我记得我们上回五一放了三天,然而即使放三天又有什么用呢?我离家比较远,所以从我上学的地儿到回家需要坐一天的火车,然后回去的时候也要坐一天的火车。还不能请假就意味着只能在家里待一天,就不知道你回来了,所以一些小假就压根儿不会回来。而稍微长一点的小假的话就得说10月一了,不过10月一我们已经说好同学一块儿出去玩儿,所以10月一也回老家。那么我也就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来了。
这么一算其实也不够三个月,细思极恐啊。想暑假的时候带长乐在家里还会嫌时间久,但是现在哎,突然一算,其实在家里呆的也不长。不过学生比上班的人还是要多很多假期的,如果是在外地上班儿的人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天的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可能有周六周日的休息,但是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还不如坐火车呢。也没有办法回了。所以我现在能在家呆的时间还长一点,等到工作以后时间就变成十几天呀,或者干脆就只有几天,只有在放年假的时候能回家跟家里聚聚。
我相信现在有很多的子女都是在外面拼搏奋斗的,不到迫不得已都是不会回家的,家里面都剩下了父母两个人一起生活,在外面上大学的人还好,还有放暑假,寒假的时候可以回家待着陪陪父母,聊聊天之类的,对于在外上班的人来说,那真的是有时候过年都在单位里面加班,都没有回家过年。
我现在是一名大学生,在太原读大学,没有出省还算是比较近的,算起来一年有十二个月,我每次都是在暑假寒假的时候回家,也只是这两个假期在家里面待,一年我在家待最多就是一百二十天,大概快四个月吧。我是一个非常长不恋家得人,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挺好的,还有好朋友和对象的陪伴,平常的时候学校放的一些小长假我都不回家,有时候和朋友计划着出去玩,有时候和对象在一起,因为都是同龄人之间,交流起来都比较方便,没有什么障碍,像在家的时候,有时候和父母说点什么事情吧都说不到一起,就是感觉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和父母的思想观念大不相同(这都是自己年轻时候所想的,我知道长大了之后就知道家人在一起的珍贵了。)
我觉得现在还在上大学,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多多的和父母家人们聊聊天,因为你一旦大学毕业走进工作岗位的时候,那样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了,慢慢的就会知道家人永远是在你身后第一个支持你的人,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永远是你心底里最温暖的地方,你长大了,父母也会老去,他们的内心也是很孤独的。
一年在家最多20天,从工作以后,就很少回家,工作的城市离老家比较远,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十月一和过年假期的时候回家,有时十月一碰到公司有项目,需要加班,就只有过年那不到十天的假期。有时候想想,一年回家这几天,很对不起父母,很想经常回家多陪陪父母,可是好像有太多的身不由已,作为成年人,我要工作,我要挣钱,我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有好多东西不得不暂时放下,其中就包含陪伴父母的时间。
每次放假回家,无论冬天天气多冷,妈妈总会早早的到镇上接我,即使我每次都嘱咐妈妈不用去接我,可几年过去了,妈妈依旧如此。每次下车,看到妈妈的那一刻,我就会很安心,就算这一年在外面特别奔波劳累,就算我在外面一定要坚强,在回到家以后,我依然像个孩子一样,冲着妈妈撒娇。家,对于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都是心心念的地方。
有一次和妈妈聊天,我说真是对不起妈,一年到头也不在家,妈妈年纪已经大了,我心里很难过。妈妈笑着说,没关系,只要你在外面好好的就可以,家里不用挂念。没错,这就是父母,即使自己在思念儿女,父母也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即使父母心里在想念,嘴里依然会说着没关系。
一年的这20天,我特别珍惜,只要是在家里,我就会黏着父母聊天,我害怕,害怕这次离开,又要多久可以再见到父母,我不舍得再次分别这么久。
答主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因为我选择了去外地读书,所以说我一年在家的时间也只有寒假和暑假。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每当开学的时候总是期待着放假回家。家里总是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享受回家被宠上天的感觉~
高中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选择了去外地读书,一个人背井离乡去求学。大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帮我填报志愿的一个老师他就问我,去外省愿意吗?我想都没想就说了句愿意。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我就选择了去外省上大学。
每次离家是十分煎熬的一个过程,每次离家都要一个人偷偷的抹眼泪。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但是每一次的分离都让人难过,每次去学校也要缓解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每一次回家自己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恨不得坐着火箭就到家了。
记得去年十月一回家,自己坐车到西安,由于到的时间点比较晚了,就和家人在外面吃饭。是和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吃饭,没有爸爸妈妈,由于是第一次从学校回家,自己心里本来就是十分想家,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谈到这个话题,我就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泪。那个时候我真的是超级超级想回家,我的老家离西安还有两个小时。当时我就控制不住我自己,后来哥哥就开车把我送回家去了。
第一次这么大了因为想家而哭泣!独自一个人在外,想家的感觉心如刀割啊。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在家里的每分每秒!
我虽然还没有到上班工作的时候,但是因为读书住校也算是离家在外了。
高中的时候在市里读书,第一次住校,虽然离家不是很远,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高中学习生活紧张,也只能是一个月回一次家,两天的假期也只有一天时间可以在家,其他时间都花在路上了。
现在上了大学,我家在山西,学校在秦皇岛,每回一趟家基本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得坐一遍,坐火车得十几个小时,中间还需要倒车,所以平常的周六日是肯定回不了家,碰上国庆这些长假,虽然能买到回家的票但却买不到回学校的票,也就不惦记回去了,所以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一趟家,回家还要参加各种的同学聚会,结伴旅游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年在家的日子总不超过四个月,如果假期里要打工那么在家的日子就更少了。
小时候不懂事,总想着要去外面见见世面,现在长大了,也如愿以偿的走出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到远方了,却我开始怀念小时候在家的日子了,以前每天回家就有妈妈准备好的饭菜,不用纠结自己要吃什么,不用担心不合胃口吃不下去;每次生病都有爸妈带我看医生,督促我吃药,不用发着高烧还要独自去打点滴。离家在外,所以的事情都要自己扛,这个时候才知道家的温暖,才知道每天都吃的那几样饭菜是最香的,才开始觉得老妈的唠叨也不是那么烦人,甚至还会有些想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