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是陕西师范大学,我们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的:
我还记得,当年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在餐馆打工,那时候家里贫困,父母都是农民,而且父母在很多年里相继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不说,连照顾我们都很困难。家里孩子又多,我和妹妹又都在上高中,家里的经济状况一度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了。所以高考完的第二天我就去餐馆打工了,我想着学费可以贷款,但起码我要挣几百块钱,因为当时我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件毛衣从小学穿到了高中毕业,长袖都变成了中袖。我在餐馆中洗了一个多月的碗,我妈托人捎话让我回家,说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当我急匆匆地赶回家,打开信封的那一刻,我用手轻轻摩挲着录取通知书,心里却充满了宁静,感觉那个地方就是我去的地方。
九月的时候我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去西安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上,在火车上我对我的大学充满了期待。到了学校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有的地方比人的想象还要美。整个校园古色古香,如同园林,坐在校园里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再粗糙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收起粗俗来。
后来,我们学校所有的录取通知书还专门请了学校一些老教授,老书法家一个一个地亲笔去写。而且用的还不是钢笔,中性笔,而是中国最古老的毛笔。那些老教授都年龄很大了,每年录取新生的时候需要写大量的录取通知书,可是他们毫无怨言,一张一张地写,每一个学生拿到的录取通知书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全国再没有一个大学,会这样大费周章,用笔墨去一笔一划地写每一个学子的名字,正是这样的情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投身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励志敦行,厚德载物。
华科的大专,就一张小红纸,报到的时候给收上去了,后来毕业证上的照片不见了。只好毕业三年后考了东华理工的研究生,又是一张普通小红纸,一般学校,没啥创意的。希望我儿子以后能上个重点本科吧。
简单,大气,上档次,这就是我对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感觉,清华就是清华,我就感觉它特别好看。
这个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我努力的很久才换来的,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确实我心中最完美的。
我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股中国风,特别的有特点,白色的底板上印上我们学校的标准性建筑物。
土黄色的背景印着褐色的字,这是我见过最奇葩的录取通知书,就感觉特别不正式,像是假的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