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就特别能吵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时候甚至会大打出手,导致我现在一听到他们吵架我就有点害怕,而且还烦躁但是只能用沉默来进行无言的对抗。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劝架,但是发现他们在气头上根本就不管我的阻拦,慢慢的我也只好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一吵架我只能沉默,导致我以前都特别不想回家,感觉他们是一到我回家就会吵起来,也常常因为我的一些事儿而吵起来。
记得还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中午正吃着饭爸爸妈妈就不知道因为什么而吵起来了,然后就各种掀桌子摔东西,下午我本来是应该去上学但是害怕他们吵得更凶就没去学校,然后妈妈就收拾东西要回姥姥家,爸爸也生气的夺门出去了,真的是这种情况发生过好几次。我也由之前的很活泼很健谈的性格变成现在这样有事就自己闷着,有什么家里的事也不想与外人交流,一般能沉默的时候就用沉默来代替,现在我爸爸还说我出去总是话不多,我真的很想说这都是他们造成的。好在现在这几年好多了,偶尔也会拌嘴,但是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欢乐。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真的是一个很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以现在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成长起来,不仅是社会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父母的责任。也希望父母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塑造少一点争吵,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欢乐温馨的家庭。
父母每天吵架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哪天不吵才觉得不习惯呢,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爸妈就是每天吵,为了鸡毛蒜皮的小始也会吵,都不知道是为啥呢就吵起来了,我和弟弟已经习惯了,并且他们的行为并没有给我婚后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我基本没有和老公吵过架,跟爸妈他们的相处方式完全不同,可能跟年代不同有关系吧,感觉爸妈那个年代的人不是很注重沟通,有什么问题一般就是武力解决,很少静下心来坐着谈谈,但是他们的相处模式倒是比现在简单多了,他们那个年代离婚的人很少,即使像爸爸妈妈这样每天吵架,每天把离婚挂在嘴边的话,也没有分开,他们都只是说说而已,为了孩子,他们不会真的选择离婚的。
父母每天吵架,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的,一言不合就开掐了,但是过一会儿就像没事人似的。我们小时候他们吵得很凶,有时候妈妈会带着我们回娘家,但是一般第二天爸爸就会来接我们,妈妈就跟着回去了,哈哈,这就是所谓的夫妻没有隔夜仇了吧。
其实对于我并不赞同爸妈他们每天吵架,我跟弟弟倒是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自从有了宝宝以后我就很反感爸妈吵架了,虽然爸妈吵架并没有对我的人生观产生影响,但是我会害怕对宝宝产生影响,不想他长大后的世界观是充满火药味的,希望他的生活都是和谐美好的,这应该每个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吧,现在爸爸妈妈虽然也会拌嘴,但是我更多的看到的是他们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能够感觉得到。
司空见惯的感受。作为一个那样的家庭的一员,我表示我早都已经习惯了。
在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就记得父母常常吵架,并且吵得激烈的时候,还总是会问等我们离婚了,你要跟着谁。我每次面对这种问题都会害怕,害怕父母就这样真的分开了。
至今我还记得,有一次吵架,父母直接动了手,场面特别激烈,最后母亲直接离开了家门。作为目睹这一事件的孩子,那眼泪当时止不住的往下掉。还用家里的座机给妈妈打电话,哭着恳求说妈妈你别走,那时的慌张和害怕直到现在我还有很深刻的印象。
最后妈妈果然回来了,也许是因为舍不得我,也许是因为和爸爸吵架后悔了吧。但当时见到妈妈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天真的以为自此大家就不会分开了。
不过后来,等我和弟弟渐渐长大,父母也确实不怎么吵架了。就算再吵架,也不会再说出那些特别伤人的话了,而是更偏向于那种老夫老妻之间的斗嘴,我也很少听见他们口中离婚的字眼了。所以我放宽心了,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也不再担忧什么了,反正过一会儿他们就不吵了。
而且虽然他们每天都吵吵吵的,但是其实彼此感情也还不错。有时爸爸在地里干活晚了,妈妈就让我去送饭。哪天该吃饭的时候妈妈还没回来,爸爸也会催我去打电话。所以不管怎么说,即使吵架,毕竟他们之间也有爱,我觉得这点就让我很知足了,人还是不要强求得太多比较好。
家庭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组成部分又是避风的港湾,一个和谐稳定美满的家庭,给儿女带来的是幸福健康和茁壮成长。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家和万事兴。如果父母整天无休止的争吵打架,对社会家庭特别是儿女带来的都是不良影响,既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又让夫妇子女都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严重影响一家人身心健康和个项幸福指数,甚至会给家庭带来霉运。所以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些整天争吵的父母们,就不要针尖对麦芒互相伤害,采取一方克制忍让的态度,以和为贵珍惜拥有。我劝那些经常吵架的夫妇,不妨多看一些有关佛教理论的书籍,学佛做人增加其信仰,让自己变成有觉悟的人,有道有徳的人,良知安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