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儿女之间抚养与被抚养、赡养与被赡养的关系,即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尽管绝大多数父母为儿女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巨大的经济代价,甚至在儿女参加工作、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后,还在无怨无悔地为子女操持家庭、照顾孩子。可是子女在对待父母方面呢?理所当然地索要,敲骨吸髓般榨取,等到父母老迈之时,偶尔回家看望都觉得是一种负担……与父母的付出相比,回报何曾有过十分之一?!
关于养老的问题,现实的情况大致分三类,一类是象征型的养老。平时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定期或不定期给父母一些费用,不过勉强维持生活,父母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与治疗,最后多数老病缠身,郁郁而终。这种情况在农村占相当多数。
另一类是物质型养老。这类家庭子女一般在外地工作,经济上相对富有,能按时给父母打来生活费用,但是,一年到头难得有回冢看望父母的机会,各种原因也不能把父母接到身边。这种情况呈现越来越不断增长趋势。
再一类就是实质型养老。这类情况是最为理想的,独生子女也好,兄弟姐妹众多也好,把父母接到身边或办流接到身边,除了给予悉心的照顾,也能够在精神上随时给抚慰,父母可以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的照顾与享受,晚年过得安祥、快乐。这种情况是越来越难得了。
总之,养儿,并非不能防老。儿女们不能膝下尽孝,并非良知缺失,只是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事业,心有余而身不由已罢了。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老年人应当如何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来进行自我“救赎”呢?
首先,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老年人大多退休在家,也没有太多生活的压力,要把时间和精神投入到改善生活、娱乐身心及加强锻炼上来。老与病的问题没人能代替,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安度晚年。身心健康即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能避免给儿女带来负担。
基次,要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无论是否有退休收入,父母都应要求子女提供生活费用,这是他们的义务。这笔钱可以保存起来。遇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提取。如果确实达到不能自理,而且子女不能在身边照顾的情况下,可以雇佣家庭保姆照顾起居。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辛劳了一生的父母们能够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养老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普遍,为什么现在国家尽力在完善养老政策,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就是因为养儿女不能防老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实说起来子女赡养老人是道德的约束,是每个子女的义务,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子女到底要每个月给老人多少钱,要陪老人多少次才算履行了养老的义务,所以社会上养老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越来越严重。要说养老成本账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每个家庭情况都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实在我看来父母只要尽到了对孩子的责任,孩子就有义务赡养父母,但这不是我们要的。如果世界上每对父母都想着只要尽到责任就好,子女都想着履行义务就好那亲情从何而来。
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世界,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当你物质上充裕了情感上必然会感到空虚。俗话说“血浓于水”,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缺少了亲情的人生会永远抱有遗憾。随着思想的进步,也不一定是进步,人们都觉得要尽量给子女减少养老负担,于是国家为了发展把养老负担一步一步拉到自己身上,于是子女对养老这个概念越来越模糊。
我身边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家人,因为爸爸对子女的教育不合格,导致子女早早的辍学,于是孩子对父亲产生了埋怨,而爸爸又对爷爷奶奶的赡养不到位,于是给孩子起到了一个不好的带头作用。记得有一次听大人聊天说到他们,那个父亲埋怨孩子赚了钱不拿出一分给家里,孩子的回答是“你一个月拿多少钱给爷爷?”把他父亲堵得哑口无言。其实我就是想说,养孩子就和投资一样,你付出了多少,那么收获的不一定会有那么多,但是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肯定就更多。所以家长一定要关心对子女的教育,在教育上投入的永远是最值得的,不仅不会有风险,而且一定是个高回报的东西。
在我的思想中,养老成本账是不需要计算的,你只要尽你最大的力量给孩子尽可能好的成长环境就可以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他知道你付出了多少,他知道你是爱他的,就算最后他没有从你身上继承到一分财产他也会对你报以感恩。其实养老成本最大的一方面就是教育,不过你即使给不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水平也不要担心,以身作则就是给他的最好的成长环境。
养儿女防老事实上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出现了,父母如果是为了防老所以才把儿女养大的话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自私的,而自私的想法和自私的行为就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犹如题目所说的,到最后出现了养儿女并不能防老的问题。一些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儿女养大,盼望着养大了就可以防老,但是出于这样的自私的目的其结果往往是相反的。
事实上很多父母从一开始就并没有什么想法,更没有把女儿养的防老的想法,在父母眼中,儿女是他们的骨肉,浓于血水,可以把儿女的生命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可以在危难的时刻抛弃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儿女的生命,这什么?这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这是你在人世间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你可以去抱怨这个世界,但是你不能抱怨的你父母,那些什么说养儿女防老的根本不是父母的想法,而是现代资本家为了更好获取利润而制作出的谎言,好让你去买他们的保险,买他们的基金,所以,要搞清楚问题的根本原因。
上次看到一个新闻,一个90岁的母亲在她死去的时候,还为他的三个没有劳动力的儿子准备了几缸大米,为了就是在她死后几个儿子能够不挨饿,试想一下,一个90多岁的老人每天下地干活,骨瘦如柴,90多岁都不敢休息,更不敢死去,然后你说养儿女防老?
好了,希望你看懂了。
我先说说我自己吧 我们家姊妹五个 弟弟 妹妹有三个有钱的 我和大妹妹家境一般 我爸去世定的 我妈让大妹妹照顾 房子给大妹妹 妈的退休工资给大妹妹 我们每人每个月给大妹妹300百元 我妈常年有病 住院是我弟弟拿钱 所有住院期间费用我有钱的小妹妹给一部分 剩下的是我和二妹妹管 护理是我和大妹妹 大妹妹白班 我夜班二妹妹身体不好 妈要药钱弟弟一年给俩万 弟弟每年还得给大妹妹俩万到四万奖金 我和小妹妹二妹妹给买药 一次也要1000多 每周回家不空手 简单算算 一个妈每年需要十万元之上 就是这个养老方式 我的儿子根本承受不了 所以 我想好了 我妈养儿女能防老 还真指望上了 我指望不上 我也不能让儿子喝西北风呀 儿子还有工作 有老婆孩子 儿子媳妇上有四个老人 下有一个男孩 能负担的起吗 不是儿子媳妇不孝顺 是无奈 国情问题 当时国家就说 只生一个孩子好 国家来养老 我们都听国家的话了 现在我们真的老了 一个孩子也养不起呀 自己想办法呗 自力更生到死亡 等我们生病了 自杀的肯定多了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要孝顺、诚信等,但是自己都不孝顺父母,甚至父母老了一点都怜悯之心都没有。生病不愿意带看,老年几百块钱一个月都很多,几百块钱都不愿意给。
可想老了自己儿女对自己也不可能好哪里去呢?
一方面是没有教育孝顺的思想,一方面是自己做的太差劲。
古语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等不是毫无根据的。
如果自己很孝顺,家庭很和睦,注意教养,自己的孩子很难不孝顺。
其实孩子长大以后你会发现,大部分还是随自己父母的,如果父母都很孝顺,孩子不孝顺的概率肯定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