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学家认为;动物迁徒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迁徙的种类比不迁徒的种类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迁徙动物取得繁殖上的成功呢?首先,迁徙可以使动物利用多种栖息地内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的资源。南北两极的夏天日照很长,无脊椎动物中无论是陆地上的昆虫还是海洋中的鳞虾,数量在短期内都十分丰富,这对于很多以它们为食的鸟儿和鲸类的繁殖极为有利,但是到了冬天,赖以生存的食物减少;这些动物就不能在极地生存了,因此,它们必须迁徙。蓝鲸、露脊鲸和座头鲸,每年12月至下一年3月在南极水域中度过夏季,然后就北上迁往热带和亚热带水域过冬。另一个例子是燕子;据统计有31种燕子在非洲大陆是留鸟,有两种燕子每年从地中海地区迁徙到非洲,有三种从欧洲西部迁来。由于在北温带一到冬天空中的飞虫就消失了,所以,可以有把握地推测,这三种迁飞燕的祖先以前曾在非洲大陆进行繁殖。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才迁到了北方去繁殖,在那里它们所遇到的食物竞争者较少,白天可以增加捕虫时间;而且偷袭鸟蛋和雏鸟的捕食动物也较少。这些因素使得迁徒的燕子在繁殖上能够取得成功。据估计,每年迁徙到非洲的燕子数量可能比非洲本地燕科鸟类中所有留乌的数量还要多。迁徒使动物更有可能利用那些变化无常和暂时性的食物资源,在自然选择中胜出。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生活在中美洲的鬣蜥在繁殖前要涉水游向一个小岛;因为在那里进行繁殖比较安全。澳大利亚晰蜴的迁徙则更加有趣,它们生活在沙漠中花岗岩裸露的地区,较大的花岗岩裸露区是它们最适宜的繁殖地。春天一到,刚成年的蜥蜴便迁入这些区域各占领域进行繁殖,年幼的蜥蜴则被排挤到较小的花岗岩裸露地去生活。要等到它们发育成熟才重返最适宜的繁殖地。因此,在最适宜的繁殖地便不断进行着有规律的迁入和迁出。
每年6月左右,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
2016年9月,数百万动物大军碾过茫茫大草原,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它们从坦桑尼亚境内的塞伦盖蒂公园南部,迁徙至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从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之间,非洲的食草动物们悠闲的生活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保护区内。这里有着丰美的水草为它们提供了足够多的食物。
从每年的5月中后期开始,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就迎来了它的旱季,在这期间,公园的水草不能满足大量食草动物们的需求,所以食草动物们开始向塞伦盖蒂的西北面迁徙,只为追赶青草和水源。每年的6月是非洲动物们的哺乳期,这个时候,大量的小角马会诞生在迁徙路上,所以动物大迁徙对这些小生命绝对是非常有难度的。到了每年的7、8月,持续的干旱严重的威胁到了动物们的生存,所以大量的动物纷纷越境,穿越马拉河,来到马赛马拉,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每年的9月。从10月份开始,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重新迎来的雨季,在雨水的滋润下,青草开始返青。同时,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十分之一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并不足以维持数量庞大的食草动物们。所以,动物们又开始从东线南迁到塞伦盖蒂,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基本结束要在每年的12月。12月,动物们回到了家园,开始繁衍后代、修养生息,逐渐补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类数量,为明年做准备。
大马哈鱼(鲑鱼):1月,北美西海岸。5亿多条大马哈鱼即将开始一场叹为观止的迁徙,他们将横跨3000英里回归淡水水域交配产卵,完成这段生命中最后的旅程。大马哈鱼进入淡水后便会停止进食,这是因为在深海中四年的生活已使它们的肾脏完全无法适应严重缺乏盐分的淡水,这意味着它们只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来晚上这段3000英里的旅途。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身体的颜色会变为鲜艳的红色,这表示它们已经做好交配产卵的准备。由于旅途中无法为身体补给能量,大马哈鱼在完成繁殖任务后便会纷纷死去。同时,这些鱼也把从英属哥伦比亚一直延伸到阿拉斯加的这片广袤的森林和海洋链接了起来。在它们死后,那些从海洋中获得的并被他们储存在体内的氮元素、碳元素和磷元素便会从尸体中分解到森林的土壤里。这些元素为北美云杉,铅笔柏和铁杉等书目提供了大量的养分。在这片大马哈鱼产卵的沿海森林里,80%的氮元素都是它们从海洋中带来的。
动物迁徒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迁徙的种类比不迁徒的种类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而且如果不迁徙,迟早有一天那个地方的资源会被消耗完,选择迁徙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繁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例如:“南北两极的夏天日照很长,无脊椎动物中无论是陆地上的昆虫还是海洋中的鳞虾,数量在短期内都十分丰富,这对于很多以它们为食的鸟儿和鲸类的繁殖极为有利,但是到了冬天,赖以生存的食物减少;这些动物就不能在极地生存了,因此,它们必须迁徙。”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