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啊。追星最初级阶段就是有好感,听歌,打榜,关注相关信息,讨论,维护偶像形象,这个阶段仅仅是关注,不会花费太多金钱。到了第二阶段,喜欢和了解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觉为追星花钱,小到专辑,官方周边,大到演唱会,这个阶段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第三阶段就是骨灰级粉丝了,他们往往追星时间长,在粉丝圈中比较有发言权,这时候就会组建粉丝组织,开站,一群喜欢同一个明星的人会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应援,追行程,拍图,拍视频。资金来源一部分来自于各内部成员集资,一部分来自于站子组织粉丝集资和周边贩卖,比如photobook,台历,小卡,毛巾,扇子等等这个阶段基本已经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了,有支出也有不菲的收益。这比收益到底是用于偶像应援还是自己中饱私囊了就看个人了。追星消费与其他消费行为并没有什么差别,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方面,愿意了解他,为他消费,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开心,一些人不加了解就对追星行为横加指摘,大骂脑残粉,该种行为实在有失偏颇,100块你愿意买这个,我愿意买那个,不是个人选择而已嘛
不追,其实我喜欢的明星很少,如果要说追星的话,胡歌算是一个吧。但是我从不把他看成明星。他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那是他的工作,就像我做我的科研一样。我欣赏的是他为了不负演员这个称号,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演技。我看他的书、微博、语录,就像我看史铁生的书一样,不是去膜拜大神,而是去寻找启示和共鸣。我欣赏他的摄影作品和歌曲,就像我欣赏别的艺术品一样,不是去仰望他的才华,而是觉得愉悦身心。唯一算是追星的行为……是我搜集了很多老胡的照片,从青涩春华,到而立之年。因为照片上的人眼神动人,笑容温暖,拿出来看一看,心情会变好。
追啊。追星只是一种兴趣,在我看来跟其他爱好,比如打麻将或逛街等并没有本质区别。前面所述的两种爱好,大部分人并不觉得有问题,但假设一个人用麻将去赌博,或疯狂购物导致了其他后果,大家自然也会嗤之以鼻。对,我想说的是,追星本身并没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因为几个疯狂追星的人就把追星族一杆子打死,这岂不是跟地域攻击一样了么? 如果看成一种兴趣,那为什么会追星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喜欢逛街,为什么喜欢打麻将是一类问题了,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开心。
本人不追星。“星”是个太遥远的东西,他的好,他的坏,全都是第三者(比如媒体)告诉你的,你只能接受,而不能证实。明星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所以他们需要包装。任何经过包装的东西,优点都会得到放大,而缺点会被掩盖。当一个人几乎都是优点的时候,你想不喜欢他都难。可是这种喜欢却带着某种性质的欺骗,不建立在深入了解上的喜欢,是很脆弱的。一旦媒体曝光了他的丑闻,你的喜欢也就灰飞烟灭。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把感情投入到我身边的人身上,他们更有血有肉,也更加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