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在中国会发生,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有一样的疑问。
有一个美国小女孩每次都听妈妈的话,乖乖的上床睡觉,却得不到任何奖赏。他的弟弟每次都又哭又闹,却能得到一个苹果,作为好好表现的奖励。于是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给教会的牧师写了一封信,问他为什么做好人却没有好的回报。
牧师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回答什么。直到很久以后,参加一场婚礼的时候,因为新人把戒指戴错了手指,牧师幽默的说:右手已经很完美了,用戒指来装饰左手吧。
那一刻牧师突然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右手已经够美了。
让好人成为好人,就是上帝给好人最好的奖赏。
这个故事我听了很多遍。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但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他们相信永恒,相信未来所以眼下所谓的回报,对他们来讲根本不重要。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圣经》旧约,耶和华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其实是给行善者一个继续做善事的依靠。因为世上确实有恶,而当我们不断的行善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恶势力让我们心力交瘁,痛苦不堪。但是耶和华说,报应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不要过多的纠结好人为什么没好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不要因为恶人没有得到恶报,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就改变了你原有的价值观。到头来痛苦的其实是你自己,让你拥有坚持行善的力量,已经是你所拥有的最好回报。
在中国,人们常说好人会有好报的。这可能是自古以来大家的传统观念,大家都默认为好人会有好报,可是事实是这样吗?
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有好报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好人和其他人发生意外的概率是相同的,只不过做好人好事的人心中不会有愧疚,活的坦坦荡荡。
做一名好人是众多中国老百姓的目标,小学生写作文会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大爷推板车;青年人公交车上会让座;居委会大妈也会帮助有需要的贫苦家庭;甚至现在有很多的轻松筹,水滴筹之内的募捐。大家都希望做一名善良的好公民。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总是受个子高的同学的欺负。于是周一那天早上出门他妈妈让他带了一块小蛋糕送给同学,那天他没有被打。周二回家又被打了,小男孩妈妈问他为什么又被打了。他说高个子同学说他又想吃蛋糕了...
可能你会觉得很好笑,小孩子的思想被扭曲了,没懂得知恩图报。
希望我们每一位公民都从自我做起,为社会为国家奉献一点力量。
网上有个段子讲的很好:
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 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虽然只是一个 简短的小故事,但是从中却能反映出很多道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 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 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另外网上新闻上经常会讲五花八门碰瓷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老弱病残倒在地上都没有人敢扶,究其原因我感觉是因为社会的风气变的使我们看不懂了。
佛陀说:
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
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这首偈颂是说:那贤德者,由于过去累积的恶业,超越现在的善业,因此过着贫困、无助、痛苦、灾祸的日子。这看起来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当他的善业成熟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善的果报。那行恶者享受荣华富贵,那贤德者遭遇苦难与不幸,正提供了轮回信仰与业报的强有力的证据。
其实不是好人没有好报。不是有一句话说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吗?相信好人永远都会有好报的,只是时间未到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