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出国梦。
出国念书,不仅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人生,也可以给自己的学历镀一层金,国外的蓝天白云随手拍照发了朋友圈,会让你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但是你到底有没有认真想过,出国给你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呢?
12月在旧金山街头,你依然可以穿着短裙
首先想打破大家的迷思,如果你指望着出国念书就能够立刻让人生扭转产生逆天的变化,比如考去纽约就可以去华尔街当银行家,从此走入上流社会成为人生赢家,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出国了。
出国,只会让你走上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
当年我出国的时候,我是带着我赚的人生第一桶金去的,以美国比较好的研究生一年为例,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大概需要50w~70w,当然这个费用里并不包括你的社交成本和买包成本。
盛夏站到帝国大厦俯瞰纽约,看着这座城市的冷酷和迷人
我曾带着满腔的热爱与畅想进入纽约,却发现其实跟我想得不一样,我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语言了,不夸张的说,我觉得自己过去的学习都是白费的,我上课什么也听不懂,不仅上课听不懂,生活也很难自理。
哪怕是在网上买了打折的化妆品,我想打个电话问问到哪了,我都很惧怕跟人用电话交流英语,反反复复问Excuse me,当然,还不止如此,去星巴克,去商店,买错东西的情况经常发生,又很不好意思一直问,所以经历了很久,每次去商店买东西之前都要背单词记住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去商店买东西,当销售问我”Do you need receipt”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反应不过来像个呆瓜一样站在那里,直到有旁边的中国人提醒我这是在问我要不要收据,我才红着脸反应过来,摆摆手仓促离开。
在那个陌生国度里,你一切的心理反应都会被放大,孤独、寂寞、尴尬,你会在刚去的初始,有无数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还有身体上的。
比如我馋红烧牛肉,馋葱油拌面小笼包流沙包,可是在纽约,一来是很难找到正宗的中餐厅,即便找到了,也要花不菲的价钱去吃一顿中国满地都可以吃到的食物,13刀的油泼面是我在纽约嘴馋的时候最常吃的食物了。
纽约11月的万圣节游行,群魔游行,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刚去纽约的时候,我觉得往路上扔一颗石子都可以砸中富二代,换句话说,美国也是贫富差距极其严重的地方,一个学校里,有人富可敌国,有人却要靠着父母的借款来上学,你要学会在这样一种极其多元化的地方安定自己的内心去学习,其实不是件易事。
而不管你念什么专业,只要你是外国人,都逃不开毕业之后抽签H1B,H1B是去美国留学毕业时候逃不开的签证。
只有拿到这个签证,你毕业之后才能合理留在美国,不管你有多优秀,到了毕业关口,你要跟全世界的大军一起比拼运气,抽中留下,抽不中回国。
曼哈顿的绕城河,远处是自由女神像,那天很晒,阳光很大
所有出国的都应该为自己准备不同的方案应对毕业后的“运气比赛”。
是的,出国很孤独,出国也很难,那种文化里的孤独是你从未曾体会的,好比你跟一群中国人聊天说“你这个个性简直如同小燕子,你这个表情简直塞尔康”,别的国家的人是听不懂的,反过来也一样,你出国,听不懂的人名、俚语,根本不是传统教育可以学习到的东西。
那种孤单感,足以让我在深夜怀疑人生,质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出国自找苦吃。
但是,出国却也的的确确给了我一番新天地,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出国带给我的东西。
出国可以重塑你自己
当你身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你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你曾经被人嘲笑过的粗腿、雀斑、胖瘦,那些曾经让你自卑的包袱、纠结的回忆,在这个全新陌生的环境里全部打碎。
波士顿的同性恋游行,所有人载歌载舞,盛情绽放
当年在纽约,我第一次尝试穿吊带短裙,第一次尝试涂鸦,第一次尝试抽烟,第一次尝试跳伞,我的无数次都奉献给了纽约,我曾经介怀了很多年自己不够纤细的小腿,在纽约,根本没人在意你。
而也因为在国外,你会发现你开始重新回顾你的过去,我也是因为在国外,开始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成长环境,我的性格、处事方法,都是怎么样被父母影响到。
我该做出哪些改变,我该如何变得更好,我的优缺点,我在那些一个人的夜晚,都慢慢有了答案。
你曾经是谁,没人在意,你现在,可以在这里,重塑你自己。
做你想做的,哪怕你做的事情从来没人做过
2014年年末,我在纽约第一次凭着兴趣采访了姑娘姜滢,家境平凡的她出国念书,扛着箱子来到纽约,找房子太着急曾遇到过做大麻生意的妇女,语言不通文化不通在纽约一度非常迷茫。
直到2012年美国南加大学校出现开宝马的学生被枪杀在车里的事件之后,国内媒体一直在渲染和强调豪华轿车,以至于大家开始认为出国留学的都是富二代而产生非常多负面评论。
她带着情绪决定要拍一部关于真实留学生的电影,从筹备到拍摄,靠找朋友帮忙,再到自己想办法刷信用卡分期付款和打工,最后成功拍摄了自己的电影《我们留学生》。
后来,我参加国她的电影发布会,在纽约市中心的大厅,她从普通留学生成为了一名制片人,我搂着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而我的采访之旅,也是从纽约开始的,走入联合国,走进陈丹青,我只是想做,就去做了,我没想过会做成什么样,你只要想做,总有人志趣相同的人与你一起完成。
这里没有固定的价值观,你可以变成插画师、枪手、博主,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而你在这里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看得见的远方和真正宽广的世界
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人唯一的衡量标注是:功成名就。
成功的纬度如此单一,以至于我们都真的忘了我们的初心,而人在年轻的时候,本不应该如此功利。
我在这里认识论从留学生到成为制片人的姜滢,认识了交大毕业却来这里做演员的刘艺,认识论用13年拍木心电影的久安,还有为了爱情做珠宝的Sam。
我有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墨西哥、巴西、瑞士,他们与你分享这个世界上其他的文化与视角,在这样的触碰中,你不再狭隘的活在自己的田地里,你开始打开你的思想和胸怀,看见真正多元化的生活和拥抱未知的远方。
不管你现在身处毕业关口亦或是已经工作数年,在或者你现在30、35、40,如果你想要出国,那么我觉得你就该坚持你认为对的事情。
别担心你是否优秀、成功与完美,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的定义应该全部被打破,别担心自己喜欢什么,试的够多你就可以找到。
更别担心自己的家境与经济情况,有很多奖学金、助学贷款和打工机会,仔细做功课就可以实现它。
出国念书,念得不是学历和文凭,而是人生和眼界。
毕竟,我们短短这一生,看得越多才越有底气知道自己要什么,总之,有没有棱角,都要活的漂亮。
与你们共勉。
那出国留学到底有没有影响?:
对于孩子的培养,视野和格局,远不能用金钱衡量。
抱怨工资低的,可以说出国白念书了
有梳妆也要刀枪,这是大王的江湖。微信公众号:凯瑟琳大王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反应是真搞笑。因为月薪不到6千、海归留学生,和支不支持孩子留学这三者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因果关系。
先说海归留学生月薪不到6千这件事。
你是海归你就理所应当拿高薪吗?
现在不是出去镀一层“金”,回来就能高枕无忧后半生的时候了。
公司雇你去上班,看的是你的能力,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或者将来能带来什么。你拿的月薪不到6千,如果不是选了个太奇葩、太不匹配的公司,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你展示给公司看到的能力只值这6千元钱。
如果你在留学的时候有很多收获,或者在专业学习上有了不一样的见解,或者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朋友,又或者你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会体现在你应聘时的展现出来的能力上,HR不会看不到你的闪光点。
如果你在留学的时候,只是换了个国家打游戏,死宅在家里虚度光阴,拿着家里的钱在国外随意挥霍,留学了几年连那个国家的语言都听不懂几句,我请问公司凭什么给你高薪。
你留学就一定比国内的孩子能力强?你留学就一定更胜任这份工作?别逗了。真正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优秀,不管是在国内的毕业生,还是海归留学生,每年都有让人羡慕的高薪高职的大牛office。你得不到,先不要想你留学凭什么不能有高薪,想想你能力到底够不够拿那个薪水。
再说说支不支持孩子出国留学这件事
人家留学回来拿不到高薪,你孩子就拿不到了?再说了,出去留学就是为了更高的薪水吗?
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是!那你就应该去分析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的毕业生更受高薪企业的欢迎,然后努力申请,努力去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各种能够提高你相应技能的社团,去一点点接近「高薪职业」。
但是我听过的,留学归来或者还在留学的朋友们说的最多的收获是成长。
这个成长是方方面面的。有可能是从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变成了能面对生活各种问题的小超人;有可能是学会了孤独,学会了面对,学会了不怕问题并拥有了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可能是了解了在国内理解不了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懂得了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会有方方面面,并不一定哪一种就是对的,哪一种就是错的;也有可能只是了解了一起奇奇怪怪的知识,虽然不一定“有用”(其实很不喜欢有用才要学这个观点),但是自己很感兴趣……
这些成长带来的,不是一纸文凭,不是流利的外语,不一定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什么确定的作用,但你可能学会了思考,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更加的了解自己。
这是整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对于其中的有些事,是在国内无论如何都给不了的改变。
这时候,你还会问,月薪6千还要让孩子出国留学吗?
互金行业资深从业者,提供及时、接地气、有料的行业观察
这还是要看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从解毒姐本人的留学经历来看,去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也经历了很多在国内无法经历到的事情,除了学到专业技能外还增长了见识。
有幸在巴黎福利最好的公司之一工作实习,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平时无法接触到的人和事:去巴黎最好的餐厅聚餐;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见识到一些社会层次比较高的人是如何待人接物的……
比如,在全球网球四大满贯之一的红土赛场上。因为是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半决赛,整个普通观赛席已经坐满,我作为工作人员并没有固定的座位,误打误撞进了贵宾席。一般是四个人的位置,姐看到有一对穿着朴实的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小婴儿坐在里面。一个位置放着婴儿的杂物,还有一个位置空着。我请求他们是否可以让我坐一下,他们和蔼地同意了。坐定之后细细大量,这家人的衣着实在太普通了,甚至可以说是寒碜。甚至小婴儿用的奶瓶都有很多摩擦的痕迹,仿佛已经用了许久。更不要说男士的手机是老式的诺基亚(当年2006年),妻子的裤子也都起毛起球了,完全不像可以坐得起贵宾席的大富大贵之人。小婴儿用天真的大眼睛“倾慕”地看着我,让我忍不住想抱抱,他们就把孩子递给我。只是先生在比赛期间一直不停地打着电话。有精彩的球时,场上爆发出掌声,小婴儿就哭起来。孩子的爸爸就抱起娃猫腰往外跑,以免影响别人看球。比赛结束后,男主人特意挂断电话,用中文和我道谢,感谢我几分钟的照顾婴儿。回到了办公室,同事说:“你知道刚才你和谁坐在一起吗?是LVHM集团的二把手!”好吧,终于见识到了富豪的谦逊。
虽然回国后,薪水的确比出国前高了很多,同时也承受了相应的巨大压力。钱固然重要,但只是作为我们的生存基本条件而存在。人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整个生命品质,如果经济条件宽裕的话,送孩子去国外多见见世面、体验一下别样的人生也非常不错!
要想解毒,只能以毒攻毒!微信公众号【潮流解毒】 ID:para_fashion
尚且先不提月薪不到6k到底符不符合大多数海归的情况。我想说,如果完全以回来能赚多少钱来衡量出国的价值,那还是赶紧去洗洗睡吧。而且不要觉得大多数出国都是买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为了准备出国绝对是付出了很多的,不瞒你们说,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我申请国外的硕士(当然了,必须要冲好学校)。本科四年都要保住高绩点高均分,一年都不能落,要在保证和保持绩点不冲突的情况下要通过雅思等语言关(本人英语底子还算可以的,对很多有出国梦,但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朋友来说,雅思托福可以说是一个噩梦,这个你们不出国的也许也不知道),要长期跟随教授导师做项目,展示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要有自己的优秀作品集。还有,虽然我不去美国,但为了提高竞争力,还要额外通过GRE的大关等等。 我说这么多,很大一部分是想反驳一小部分一天到晚叫苦叫累的考研的和推免的学生,还有一些没条件出国的人,一直说我们出国的很轻松,走捷径之类的谬论,你们有多累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但你不要认为我们出国的很轻松,换作是你,有可能一个小小的英语语言关就能让你当场去世,有可能你的本科成绩国外的学校看都不会看在眼里。 Last but not least, 国外的好院校想出来比进去更难,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
说实在话,还是那句话只要是正常考出国的,就凭一手英语口译一个月都不止6000。如果是小语种那只会赚的更多。也有花钱来的,但我估摸着家里那么有钱的也不会回国找个6000的工作,人家真的是当花钱旅个游。国外教育比国内好是不争的事实,你无论看那个排名都是这样,国际最认可的qs中国排top100的就7所,最高清华也就二十几。本科我不太懂,研究生正常出国的英语雅思6.5小6+成绩重点3.0双非3.5+研究成果还得有。请注意基本上这是,最!低!线!就这门槛也已经能拦死国内一般水平的大学生了!部分国家还附带gmat/gre或者小语种。所以只要能自己考出国的,不敢说顶尖,肯定是上等的学生。请注意这是最!低!标!准!都是绝大部分国外大学明码标价的最低要求,差一点都不行。所以不要酸了,如果你出不起国,那你就努力赚钱,好好卖肾,让你孩子出国,你这辈子井底之蛙就算了,别耽搁下一代。
出国留学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主动出国留学的同学一般成绩都比较好,积极进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即便回国,也是很优越的!被父母送出国留学的同学,成绩平平,甚至是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家长的一厢情愿认为出国留学了,孩子就能回来赚大钱,家长无时无刻不在考量花钱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回报,作为留学生而言,只是暂时逃过一时,不付出努力很难得到回报的,不管是回不回国,都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有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尤其对那些没有钱又花很多钱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真想说一句,好好在国内学习和工作吧,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还不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