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的选择:阴雨天拍摄一是光线比较弱,导致快门速度降低。二是由于光线较暗导致色彩还原不良,拍出的照片颜色不漂亮。所以,在器材的选择上要考虑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拍摄雨景时易用速度优先模式,照片风格宜设定为“标准”,感光度宜设定为100,如果天气条件不好,可适当提高感光度。景观的选择:阴雨天由于景物明暗对比小反差较弱,拍出的照片很容易出现色彩暗淡、不鲜明,甚至灰蒙蒙一片的现象。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避免拍摄同一平面的物体,选择具有前景、中景、远景等多重排列的景观。尽可能选择暗背景或采用逆光来拍摄。通过近、浓、远、淡的自然规律,可以尽可能的拉开景物间的反差,利用景物的色彩形成层次感,从而给画面增加视觉冲击力。光圈和快门的运用:雨天拍片和晴天时不同,下雨时景物的光亮度,一般都比较弱。因此,雨天不易用较小的光圈,而应使用镜头的中间光圈或大光圈为好。
中间光圈对背景虚化不厉害,有利表现背景成若隐若现的效果,大光圈使主题以外的景物虚化,产生虚实结合效果。拍摄时可根据景物主题或构图需要而选择,雨点落在水面上会溅起一道道向四周蔓延的涟漪,这是拍摄水面雨滴的最好时机,拍摄雨滴波纹的关键在于根据雨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如果用高速快门拍摄,画面中水面雨滴的波纹就会很少,所以宜用较低的快门速度。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雨天拍摄的时候把照片的模式调节成“黑白”的模式,或者是后期处理的时候调节成黑白模式,则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就是注意雨中各种水的形态的把握:下落的水珠、飞溅的水滴或者凝固的露珠等。还有很多喜欢拍摄花花草草的朋友们,要捕捉到花草上各种各样的露珠的形态,让整个画面增添“动态”的元素,才能让画面更饱满。拍摄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减少曝光量来实现反差的增大,照片效果会更加好。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晚间的雨景拍摄比白天更具有艺术渲染力,主要是因为晚上的灯光在雨后潮湿(甚至是积水)的地面上,能透射出不一样的“光泽”,使用稳定性能好的三脚架(不是独脚架)和长时间的曝光。
首先就是我们使用设备的防水问题,我们单反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最好要有专业的防水设备,防止被水侵蚀。对于比较昂贵的镜头,建议添加一个UV镜头来保护镜头上面镀膜层。网上就有可以买到这些防水套装的。再一个就是拍摄时机的选择,有三个时机是最重要的:雨前、雨中以及雨后,雨前主要是能拍摄出乌云压境的感觉;雨中的话,最好选择绵绵小雨的时刻,大雨倾盆的时候容易给自己造成危险,得不偿失。再有就是拍摄地点的选择,这个很随机也很灵活:地点的选择是跟着拍摄主题走的,我们要拍什么主题,就实现在主题的周围准备好,比如:要拍摄雨中等公交的人群,那就先要去公交站牌周围的橱窗或者是门头房内准备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