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同学去世,白血病。说起来还是老乡,之前偶尔在QQ上还会跟我发牢骚说工作太辛苦,开开玩笑,然后就这样去了。班里二十几个同学还进行了小规模的捐款,几万块对骨髓移植手术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最后手术做了,产生了排异。手术前几个月,他就安排好了离婚手续,他说不想让他老婆背着经济负担和丧偶的名声。这就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东西——最朴素的爱和情感。爷爷去世,赶回老家更多的也只是参加仪式,祖孙之间的情感,因为时间和距离确实淡了很久。只是事后慢慢回想起小时候,他带着我的那些日子,才发呆想了很久,想到鼻子发酸。对我来说,表达感情也是件困难的事,尤其是面对家人。就像王朔说过,自己想着对他们好,却总是手足无措。总觉得有好多东西要说,可一旦写下来,总是没有预先想得好,心情也不对劲儿,还是书读得太少吧,是啊,多读点儿书总是好的。还是荒废了太多的时间,过了三十,老大不小的,仍是从心底里排斥所谓的人脉交际和场面迎合,当然,幸亏我也不以此为生,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有份清闲得让人妒忌的工作,薪水自然不高,但有其他的理由让我呆下去,比如可以自由地上豆瓣、刷微博、看电影和剧集等等,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老板并不太清楚这些。就像他也不知道,我还有另外一个营生,我的另一份营生是做什么的。不然,那点说起来微薄的薪水,真的很难应付直升机般上升的物价了。女儿又大了一岁,越发地会耍宝,时常有让人惊讶的进步,同样也有让人头疼不已的时刻。最近爱上了和“汤姆猫”较劲,喋喋不休地可以说半天。脾气好,爱笑,不野蛮。就是长得太快了,怕一不留神,就错过很多重要的时刻。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也无须多说,没有完美世界,没有乌托邦。我们就像被放逐在一座荒岛上,抱怨和谩骂并不能让你生存下去。我也没有能力造一艘船,乘风破浪寻找大陆。我能做的,只是捡起树枝搭个挡风遮雨的窝棚给所爱的人。
要让女儿明白抱怨之前,先想想: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正当抱怨(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的事件,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听觉污染”,有害于幸福与美满。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当事情不太对劲,而你说了:“当然会这样啰!”或是“难道你不知道吗?”你就是在传送这样的讯息:你在等待坏事的降临。这个世界听见了,就会带来更多坏事给你。如果你想去改变别人或扭转情势,这就是抱怨。如果你希望一切有别于现况,这就是抱怨,而不只是陈述事实。
要告诉女儿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