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我国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积极调结构、促发展,在经营理念、硬件环境方面产生了较大转变。本策划以中国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上海新七浦服装批发市场为例,分析引起这些转变背后的原因。中国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背后从中国即墨服装市场的发展来看,历史是辉煌的。以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即墨市为基地,以青岛服装工业园(即墨)为基础,以“即发”品牌为重点,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培育了一大批山东知名的服装品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品牌孵化器。但自2003年以来,由于外部市场的招商引资的吸引,使市场流失了一大批优秀商户,但经过历次升级改造,对于旅游购物中心的一再诉求,让市场焕然一新,流失商户回归。可以说,中国即墨服装市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的缩影。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服装人的眼中就是掏第一桶金的地方,就代表着货币流通。如何将服装市场第一桶金的概念延续或者衍生,不仅是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于1991年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投资建设,1993年元月开办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装修最好、配套最完善、管理最规范、交易量最大的高中低档服装市场。市场经营的业户约2000多户,既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福建乃至全国各地的服装生产、销售企业,也有来自香港、台湾、韩国等地的商家。白马服装市场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等多种交易方式可供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是广州服装商圈开山鼻祖。白马的诞生,源于天时地利人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出现的康乐批发街为白马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模式启示。1990年,广州越秀城建集团便在站南路盖起了第一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专业批发市场,“白马”也正式诞生。第一个吃螃蟹者,难免磕磕碰碰,该市场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但很快凭借着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火车站以及两大汽车站的便利,白马迅速崛起。此后,越来越多广州服装批发的商家、全国各地和港澳台服装厂商向白马靠拢,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白马已成为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龙头,至今,天马、一马、步步高、红棉、大一等市场云集,可谓“群马奔腾”。近些年,由于硬件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白马投入巨资经过几次翻新,即便如此,白马市场也无法恢复往日辉煌。白马的窘境也是专业市场集体面临的问题,或许往区域购物中心发展是大势所趋。
上海新七浦服装批发市场于2001年9月开业,由上海新七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精心打造,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由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管理,以国内领先的批发市场管理理念,汇聚国内外众多知名服装品牌的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新七浦服装市场占踞上海传统服装批发名街——七浦路的龙头位置;新七浦紧邻南京路商圈,与浦东陆家嘴隔江相望,汽车站、火车站也是近在咫尺。其商业氛围,交通环境千金难求,新七浦辐射长三角地区,抢占华东区域,成为了各服装区域的枢纽中心。相对于老市场而言,新七浦是服装专业市场中的生力军。较早地确定和意识到走品牌化战略之路,是新七浦成功突围的关键。目前市场内已拥有百余家自主品牌,其余商户均是区域总代理商,整体档次提升迅速,部分自主品牌还打破了“七浦路服饰一律不准进商场”的旧有观念,成功进驻中高档百货公司。新七浦是由“批”转“零”的成功典范,管理、服务的规范并持续创新是新七浦服装市场恒久魅力所在。众多资金实力强劲、销售网络广、具开拓精神的商户是市场又一核心竞争力。所有的努力换成了商户进账的真金白银,商户笑了,可市场的管理者犯难了。
服装批发市场会消失吗?”这个问题我思考了8年。那时候,我还是广东某批发市场档口的合伙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震撼,2009年,淘宝商城(天猫)在11月11日举办了一次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均是有限的,但最后的营业额却远远超过了预期。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去十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广州十三行、北京动物园、武汉汉正街、到杭州四季青,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顶级服装批发市场,纷纷陷入了迷茫。批发档口的老板们抱怨货卖不动、店铺租金上涨;做租地买卖的市场管理者还面临着政府随时可能拆迁的行政指令。(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拆除违建,地址迁移)虽然做电商零售与做批发生意听起来关系不大,许多淘宝店主都是从这些服装批发市场拿货,进而整理上架销售的。然而,当淘宝店不断成长,壮大,随之而来的营销成本也攀升,这就透露出一个危险的讯号,羽翼丰满的它们纷纷开始越过批发商,直接大批量向服装工厂下单。在服装批发市场上,大部分商户没有自己的服装工厂,以“炒货”为生,也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从一个更低价的批发商手中买货,再倒卖给下家。即便自己服装加工厂的批发商来说,贸然进行电商化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你去档口拿过货,会发现其实不少店主都十分谨慎,禁止拍照,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开发设计的服装,被竞争对手抄袭。我有一个做服装设计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她所在的服装设计公司,其实不生产原创设计,她的上司,每天只让她们做一件事。就是去服装批发市场,抄板。这种现象在淘宝上十分严重。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搜到许多家淘宝店铺,卖的是一模一样的“爆款商品”。作为消费者,你根本无法判断,也不在乎哪家是原创,只看重价格。但对于设计开发出爆款的原创店,不但销量可能不如其它仿款大店,甚至可能因为价格战而亏钱。因此在服装批发行业里,档口老板都会这样描述转型的尴尬:“做电商找死,不做电商等死”。创业公司提供的各种工具,则更多地给服装批发市场带去一次又一次的运营技术升级,让批发商们更高效管理自己的服装生意,却并没有为越来越难做的生意提供新的思路。
互联网的推进让服装批发市场消失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服装批发的生存实质就是为中小服装实体店客户与工厂建立联系:说的实在一点,工厂都是大货生产,中小实体店的拿货量显然没有办法满足订单量。那么批发商设计/找版生产(有实力的自己做工厂)或者直接拿工厂的原单、尾货,零散做批发满足中小客商的拿货量,赚中间价。另外还有一种炒货串货的,完全靠拿其他批发商的,或者其他批发市场的货源为生,就算是像杭州四季青,上海七浦批发市场这样比较有规模的市场很多档口货源也是从广州,深圳串过来再批发,这样就很大的提高了批发价。互联网的价格冲击,使得现在很多批发市场的货源就等于零售价了,有可能一样的衣服淘宝的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有可能很多有货源渠道的实体店卖价比你在市场拿的货还便宜,这在以前不敢想象,但在现在,十分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