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是一部幽默性极低的电影。如今好莱坞暑期大片的潮流是,动画片不萌死誓不罢休,超级英雄片也被逗比附身,如《银河护卫队》。为了营造人猿之间、猩猩内部、人类内部矛盾的紧张感,《黎明之战》几乎没有利用猩猩“萌”、“逗”的猴子属性,而是远离卖萌,拒绝搞笑,一笑一颦、一招一式皆服务于庄严肃穆的史诗格调。时间上与首部跨越得并不是特别遥远,故事发生在《猩球崛起》十年后,但在事件上却像跨越了一个世界,病毒毁灭了大部分人类,猿族则在森林中日渐崛起,首部里的文明结构已然消逝。和片中物非人非的世界一样,这部续作基本上没有承袭前作的风格,只是承接了上部的故事起源。情节概括起来挺简单,人类遭遇困难,与猿族产生了冲突,人类与猿族内部的分歧,让人猿之间的关系最终擦枪走火,逐步发展到黎明之战。
老套的矛盾发动机,推动着老套的故事,仅从故事梗概来看,完全没有什么新花样,况且这个系列本就是老片新拍。寓意仍是老一套:猩球文明进化史,像是人类历史的翻版,这是从猿族审视人类;把猿族与人类并置来看,一切生命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悲剧的循环,这是从造物主的上帝视角审视生命。一部电影、一个系列的寓意,差不多接近于被提前告知,它们依然值得期待么?有没有绝对新意、够不够深刻,很多时候重点其实不是这些,而是呈现主旨的过程是否精彩。“猩球”系列证明,翻拍之作依然当得起隆重期待。《黎明之战》满足了精彩的大部分要求,漂亮地完成了一部史诗的续写。上世纪六、七〇年代的“人猿星球”系列,首部《人猿猩球》一鸣惊人,其后四部续集水准参差不齐,整体上质量下滑严重;以目前的两部来看,新系列有望全面超越老版。在技术和叙事双重细腻的护航下,人猿故事有种宛若新生的意味。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无疑是部较为中肯的续作,其电影将第一部《猩球崛起》中的诸多引线得以全面铺开,人类社会濒临灭绝,猩族逐步崛起,承上启下也为第三部的决战埋下了伏笔,这部续作的着力点以也不在是“崛起“,而是猩族内部的纷扰和面对人类不可规避的战争,这是一场来自猩你凯撒的领袖传奇。
电影开篇伪纪录片的形式一直是科幻电影找代入感的不二法宝,对于这部时隔三年之久的续作,《黎明之战》的故事用十年纪录片的形式予以了时间上的铺垫,十年—人类自食恶果以近消亡边缘,而拥有了智慧的猩族,在第一部中凯撒的带领下,已然发展形成了一个原始社会,正当平和发展的猩族以为人类已然灭绝的时候,为寻找能源的人类闯入了凯撒的猩族领地,电影剧情上的冲突以以此为点徐徐铺开,凯撒猩族内部,科巴这个被人类所残害的猩猩无法摒除对人类的憎恨希望发起进攻,而自已的儿子也父子离隙诸多部众同样开始不满凯撒对人类的温和,外部咄咄逼人的绝大多数人类依旧无法接受猩猩的崛起,这一切都使得人类与猩猩并无法和平相处,电影透过人与猿矛盾的激化,层层深入的戏剧冲突紧凑合理,使得该片对比诸多科幻片更具感情和信服力,也给观众带来深层次的思考。
《猩球崛起》引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在内容方面,它们对猿族崛起、人猿对峙过程的描述,嵌入了更合理的科学逻辑,不再像老版的概念化叙述,粗犷得似乎只有毛边。作为一部动作大片,《黎明之战》中杰森·克拉科、加里·奥德曼等人,以及凯撒、寇巴等猩猩的关系变化,其细腻程度会让一堆主打剧情的非虚构类电影汗颜。片中那些细腻的刻画,让银幕内的情感与紧张感,以最小程度的损耗,渗透到了银幕之外。伪纪录片式的开场,无疑是为了增强真实感,导演马特·里夫斯小小地再现了一下成名之作的主打技巧。
《科洛弗档案》全片采用的是伪DV风格,情节只是一个“哥斯拉”入侵纽约的简单故事。里夫斯的改装与改进技术相当聪明,他既遵循传统,又善于将新的风格融入其中。对于看过瑞典版《生人勿进》的观众,可能会觉得里夫斯的美版,过于尊重原版,以致有点索然无味,但应该不会忘记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昏黄暖色调和青灰冷色调。《猩球崛起2》延续了类似的视觉风格,暗黄和阴冷一起牢固地构筑着整片的肃穆氛围,如果说情节是史,那些光影就是诗,人类和猩猩在诗意般的画面里,重复着古老的残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