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所有的统计数据都是有所怀疑的,我认为数据的增加可能只是统计手段的提升,以前统计数据少,也许并不等于真的青少年抑郁少,只是没有被关注到而已。所以,我认为在任何历史时代,青少年都会感觉到时代的压力,“年轻人总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仅仅是这条评语就已经足够残酷的了。所以,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理解成:造成当代中国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有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压力。根据对个案的一些了解,普遍反映如果学习成绩变得优秀些,个人压力会削减50%-80%。当然,学习压力也仅仅是表象的问题,更核心的可能是现代社会对个人成就的功利性评价已经逐步在侵蚀青少年的生活。所谓的花样年华时段已经被各种竞争和压力所覆盖,考试成绩可能是最凸显的领域,其他的还有各种兴趣班、各种近乎完美的要求、各种毫不松懈的危机感。这些强烈的竞争压力和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是不相称的。
我认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阅历是直接相关的,只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激发人的自我修养,才能不断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简单来说,无论是从认知上,还是行动能力上,人们才能不断获得更高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而青少年并不广阔的生活圈,缺乏足够的社会历练,这都限定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成年人的水平,所以,成年人或许可以承受的压力,青年人可能并不能承受,造成青少年的情绪低落和低自尊是毫无避免的。
然而,这些问题或许是无可避免,无论是父母、还是社会,都未必跟得上理论呼吁的步伐,但我认为每一代的青年人都是这样过来的,问题终究还是会自然而然被解决的,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就到了现在的年轻人批判今后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阶段。
今年接了数例青少年抑郁患者,都是多年抑郁,每个月吃药2000多元钱。我个人感觉,青少年抑郁发病率不是高估了,而是严重低估。比如,有个18岁的男孩,重度抑郁,竟然被医院诊断成肺结核,直到一年多后没有效果才在北京某3甲医院医生一眼看出是抑郁症。
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父母的不和。
2. 小时候父母过多的关照,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3. 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抚养。
4. 学习的压力。
时间原因,没有办法多说,有机会补充。不过,父母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原因。
青少年的环境相对简单:家庭,同学老师,学习,那么原因一般有以下:
1,家庭的不幸。
2,校园暴力,同学的欺压,老师的语言暴力,歧视行为,比如当众责罚,或者让其他同学打击这人,让人自尊心严重受损。
3,学业压力过大,家长,或自己期望太高,施加压力。
4,亲密朋友间的背叛,情感创伤,也包括早恋。
5,其他重大事件。
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官网说明:IPA 社会支持疗法是最佳方法。
这个时期,他们还不成熟,接触的人有限,而且青少年都比较倔强,有个性。他们需要情感支持,需要去理解他们,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
如果有校园暴力,建议换学校。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