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多数网络谣言的盛行,都是因为人们缺少基本性的批判性思维。也就是说,很多人接收到一个信息并阅读它,大家不去关心这是谁发布的、它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它提供了哪些事实依据,看完就信了。这才导致网络上很多显而易见的谣言,被一传十十传百甚至刷屏。
健康养生和社会热点是网络谣言最集中的领域,前者抓住了人们的怕死心理,后者抓住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而这些谣言之所以诞生,多数目的无非是为了营销或者赚钱。如今,流量就是金钱。一些“震惊体”、“不转,不是中国人”获得大量的点击和转发,这些点击和转发带来的就是经济收益。
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首先需要确立的一点是,不是什么人发的什么文都可以相信的。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有三点:
1、信息源。就拿健康养生文章来说吧,这是哪个号发布的?他是医院吗?是健康机构吗?是认证的医生吗?如果不是以上,你就得仔细审视一下这个内容了,尤其是当你看到这篇文章下面带着一个什么什么产品的广告,或者是这个公众号的认证机是什么保健品公司,你更加要小心注意了。一般来说,越是专业的医院、大型健康机构、认证医生或专家,内容越可信。
2、网络上的其他言论。永远不要只看一家之言,要把这个观点拿到百度、搜狗、知乎再去搜,看看别人都是如何讨论这件事的。而且平时应该注意收集,各个领域的可靠的信息源,比如科普类的果壳网、健康类的丁香医生。
3、身边的专业人士或者网络上的靠谱平台。如果有可能,你可以把这个新闻拿去给身边的相关专业人士鉴定一下。也可以到一些平台上去查询,比如卖儿童的案件信息,你可以直接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查证的。
我就经常收到我妈或者我姑、婆等亲戚在微信上给我发的那些警告的消息,经常看到的就是现在科学研究,某某东西不能吃,某某东西不能用,这样对身体有害,那样对身体不利等。其实很多都是网络谣言,但是那些年龄大一点的人就很难分辨那些网络上面的是否是真的。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识破网络谣言。对于一个你感到很吃惊的消息,首先要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现在网络上有真真假假很难分辨。
但是大多数你用逆向思维的就可以识破谣言,比如当时我姑给我发的一微信新闻说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沐浴乳都是对身体的发育有害的,你只要认真的想一想,要是真的有害的,官方中央新闻肯定对这方面有一个监管制度的要求,况且这么多年也没有听说因为用了沐浴乳而对发育有所伤害的。
而且还可以经常看看那些新闻大求真这样的识破网络谣言的节目。
现在网络发达了传播速度也非常快,一则信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传遍全中国甚至国外,而那些网络谣言,我们也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很多网络谣言呢,说的头头是道的,这个含有害元素不能吃,那个是不能用,那个是真的等等,猛的一看确实像是真的,可是仔细一想,假的一塌糊涂,既然说的是对的,那么国家早就对其监管了,肯定不可能让他在继续流通,也有一些传言一看就是假的,专门用来骗那些岁数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对网络安全这块不太懂,很容易就听信了谣言,其实有些事情问问年轻人问问子女有的自然就解决了,
网络谣言现在国家也颁布了相应的处罚条令,一旦谣言信息转发次数超过500次就可能要受到处罚,所以呢在对待网络谣言这块既要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同时也不能跟风,有些假的信息可以告诉给朋友避免他们听信谣言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