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等级是根据变电所的污源性质和严重程度划定的级别。在变电所设计时,选址应该尽量远离各种污源,特别是化工厂、化肥厂和冶金厂等,所址应在各种污源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绝缘子和电气设备外绝缘的爬电比距的选择,应根据变电所的污源性质和严重程度划定的污秽等级来确定。在变电所设计时,选址应该尽量远离各种污源,特别是化工厂、化肥厂和冶金厂等,所址应在各种污源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绝缘子和电气设备外绝缘的爬电比距的选择,应根据变电所的污源性质和严重程度划定的污秽等级来确定。对于严重污秽地区可采用屋内配电装置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对于地处潮湿地区的室内配电装置,应适当地提高电瓷外绝缘爬距。
在线路设计中,为了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防止绝缘子串污闪,对处于不同污秽 等级地区的线路。对于污秽水平严重的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可以考虑采用耐污绝缘子或采用合成绝缘子。耐污绝缘子一般采用增加或加大绝缘子伞裙的措施以增加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提高绝缘子在污秽条件一的电气强度,耐污绝缘子的爬电比距一般要比普通绝缘子提高20%~30%。双串垂直布置的绝缘子串耐污电压要比单串垂直结构的绝缘子串低6%~10%。
我国的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的分级,是按照国家标准《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来定级的。
1、定期清扫绝缘子。每年在污闪事故多发季节到来之前,必须对绝缘子进行一次普遍清扫。在污秽严重地区,应适当增加清扫次数。清扫是恢复外绝缘抗污闪能力、防止设备外绝缘污闪的重要手段,对于外绝缘爬距已经调整到位的输电线路,强调适时清扫尤为必要。在盐密测量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通过统计分析,逐步以盐密值控制过渡到状态清扫。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绝缘子的电气绝缘强度,降低污闪的发生概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2、增大绝缘子泄漏比距。增加绝缘子表面的泄漏距离,一方面使污闪初始阶段的泄漏电流较小,烘干作用下降,另一方面在相同的工作电压下小电弧发展贯通电极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提高污闪电压,这是防止污闪的基本措施。实现此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悬式绝缘子串的片数或支持绝缘子的长度,污闪电压与悬式绝缘子串数或支持绝缘子长度成正比关系。一般采用大爬距、大盘径、小高度的耐污型悬式绝缘子、大小伞交替或密伞型支柱式绝缘子,不仅耐污性能好,而且在不增大绝缘子长度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地增加泄漏的比距。
a. 污层电导率定义为绝缘单位表面污层的电导值,实际上是由加在污层上的电流与电压之比求出的电导与绝缘子的形状系数相乘求得。为测量污层表面电导,应在污层饱和受潮条件下,在绝缘子上加适当高的工频电压,测其泄漏电流,从而求得电导G=I/U,但上述测量分散性较大,受污秽分布不均匀的影响也较大。另外,测量时要用容量较大的电源,测量比较麻烦。
b.从物理意义上讲,污层的局部表面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是同一参数,其物理意义相同,差别仅在于测量方法。测量方法虽然与等值盐密相同,但电导率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泄漏电流试验作为表示污秽度的参数较多:运行电压下泄漏电流的最大脉冲幅值;超过一定幅值的泄漏电流脉冲数;临闪前最大泄漏电流值。测量这些参数需要对绝缘子施加一定电压,现场试验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