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4月,泸州医学院给川大发了一个函,希望能够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14年6月给四川省教育厅和泸州医学院回了一个函:反对。 川大已经明确答复,我不同意,请停止这个行为。而泸州医学院这种表面上询问川大意见的行为,只是让川大放松了警惕。呆萌的川大以为答复了这个函这事就完了。 但是泸州医学院的意思是,就问问你而已,你反对关我屁事。 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嫌。这份文件有人表示不理解川大回复中的“会给人造成四川大学没有医学部的误解”,这也成为了一个攻击点与嘲笑点,私以为是这样的,大家可以搜一下这么几个名字,湖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吉林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百度百科会直接指定到,武汉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吉林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医学部,中南大学医学部,山东大学医学部。 如果不是这个事情被闹的如此沸沸扬扬,确实会有人类比到四川大学医学部上,特别是信息闭塞的农村学生。当然这不是官方的解释是我的解释。
大多数纠结这个名字的华西人其实都是一些伴随华西成长的老教授。 现在华西的老教授上课自我介绍的时候还会骄傲的说,我当年考上了川医! 当年的川医在老一辈的心里是一个梦。 至少在当时的四川人看来,当年最好的学生,要么清华北大,要么就去川医! 可是突然出现一个并不知名的医学院要叫这个名字时,第一个跳出来的反对的就是这些老教授们!不好意思,在他们眼里,泸州医学院叫这么神圣的名字就是不行! 世纪初的并校他们反对,反对无效,知道当时他们心里有多难受么? 现在你又要羞辱他们?
“毕业于四川医学院” 很多华西老专家的介绍上都会有这么一句。这是一种荣耀与资历的象征。 (有人讥笑说老爷子们没有建立华西品牌意识。我是这么认为的,举个例子:一个人说他是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信息量是不同的,可以通过他的表述推断出他呆在军中的时间。当然,华西是比川医牌子响,华西时期比川医时期强。就像人民解放军时期比前面几个时期也要强。这是一种情结与资历的象征,不仅仅是个名字了。毕竟人是有感情的生物)想想新“川医”有个教授出省做学术交流,一口一句我是川医的教授。同行肯定以为他是华西的!!你一定要造成这样的误会干什么? 泸医的教授出去专家会诊时可能造成的“误会”,想必你们也是知道。 在本省大家还是心知肚明的,出了省到了外地,大家还真是傻傻分不清。 请允许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种“误会”是不是有点刻意的意味呢?
泸医以后得学生考研可能堵死华西的路了。另外复试时说我川医的,下面会笑成一片的。这帮校领导都是些搞形象工程,玩表面文章的政客。对学生会造成什么伤害全然不顾。话说全国医学院合并后都对原校名充满眷顾。中大医院的主任称自己是铁道医学院的,而非什么似乎高大上的东南大学。复旦并校时为了保留“上医”师生差点集会游行。中山系医院里面没人鸟中大。湘雅和同济的也不会说自己毕业于中南和华科。更不要说协和会想去攀清华的亲戚。我本科时的医学院也保留了大门的老校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前辈的致敬。你西南第二梯队的医学院校(实话实说),你把华西搞成世仇,自己学生考华西的研怎么办。都逼出来考同济湘雅上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