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谁会用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作为代价来碰瓷呢?
仔细看了报道,对死者的遭遇感到痛心,也理解其家属的心情。但是一码归一码,是非对错还是要分清楚的。
根据事故调查人员等多方推测,死者是为了赶上对面站台的火车,从而直接跳下站台,穿越股道的。
乘坐过或者没乘坐过火车的民众,都知道不能跳下站台。因为太危险。火车的时速不是人可以躲过的,何况站台跟火车间的距离根本容不下一个人。
任何有理智的成年人都不会选择这么做。死者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了,应该是拥有这样的常识和一定的安全知识。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也许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想想前段时间阻拦高铁开车的女老师,把火车站当成公交站,把高铁当作公共汽车,把公共交通当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事情。或者也是不按交通规则过马路的后遗症,毕竟全国上下都有无数国民没把这种违规当回事。
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不是可以遗忘或忽略的事情。以生命为代价违反规则,值得吗?
家属虽然悲痛,但这样的要求多半不会被法院同意。按照责任划分来说,死者本身有着行为过错。哪怕他穿越股道成功,也会被铁路警察带走调查的。因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危害,同时也是对公共交通安全的危害。
春运的高峰期,许多人要赶火车回家,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安全,遵守规则,平安回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想,这应该是国人都熟悉的名人名言吧?
有个朋友的亲人不幸遭遇意外离世,相关部门赔偿了他们家90多万,事后朋友说:“给100万、1000万又能怎样?能让我哥哥回来吗?我想让我哥哥回来!”听者还无不动容。
小时候我爸爸带我去一个部队驻地,常常需要经过一个铁道口,我每次都非常恐惧——恐怕过道口时会有火车经过,我们会命丧车底。那是一个小孩对死亡和意外的最本能的恐惧。
那种恐惧感直到现在还留有痕迹。每次在站台上,不管是等绿皮火车地铁还是高铁,我都会站在黄线以外,甚至是人群最后,我绝不站在等火车的人群中的第一排,怕人群的推搡怕恶人的袭击怕不小心一个踉跄跌下路基……而一列火车正疾驰而来。
我怕。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不想在生命未完成之时遭遇可以避免的意外。有时候,恐惧感和畏惧,能让人活得更好,更有安全感。
所以,我相信即便是有“家属获赔82万”的先例,也不会触发新一轮的“碰瓷”。除非那个人不想活了,除非他自己的命不值钱,或者他想拿自己的命换钱给家人,这就是讹人了。
“男子穿越铁道被夹身亡”只是个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7年3月26日,上海虹桥至汉口D3026/7次列车在到达南京南站,进入站台时,一年轻杨姓男子突然从对面站台跳下,横越股道,他试图翻上站台未果,被夹在动车车厢与站台之间而死亡。
该男子的家人以南京南站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杨某穿越铁道、涉嫌失职,站台没有设置安全门为由将铁路部门告上法庭。
目前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铁路方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并未赔偿。但如果判得不好,可能就会引发大恶,就像当年南京的“彭宇案”。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男子穿越铁道被夹身亡的事情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焦点,应该不会触发新一轮的碰瓷。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什么是碰瓷,就是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忽然窜出一个人,倒在地上,向你索要一些医药费等等,但是却没有危及他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碰瓷。
而男子穿越铁道被夹身亡这件事情,并不属于碰瓷的事情,只能说是这位年轻人太冲动,既然错过了火车,还可以等下一班,为什么要这么冲动,竟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只能说他在穿越铁道的时候,抱有侥幸的心理,其实这种穿越铁道的事情,真的很少发生,因为一般人都知道铁道旁边是特别危险的,他们都会离铁道远远的。
他的父母向铁道总局索赔82万,其实这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一般我们在坐火车的时候,旁边都是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存在责任的。
所以这件事情并不属于碰瓷,只是父母在失去自己的儿子时太伤心,可是自己又老了,就只能靠儿子养,现在连儿子都走了,再不要点钱,自己还能留下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