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商家提供服务、产品的本质,就是要获得利润啊,如果没有这些感性消费的女性,他们吃什么?喝西北风饱啊?
我一个女性朋友是在做志愿者的活动中认识的。我们组织的是捐衣活动,她自己就捐了不少的衣物,这些衣服都是非常新的。
后来在交流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资深的剁手党!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非常感性。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支撑起世界500强企业的女人呐……一大堆护肤品化妆品公司服装公司,都离不开她的感性消费。
不过仔细想一想,确实是这样。
在捐衣活动的现场,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女性来捐衣服。男性一般的话不会有那么多衣物可以捐。出现在现场的男性更多的是帮自己的女朋友/老婆/家人,搬衣服过来的。
如果没有女性的感性消费、冲动购物的话,真的会有很多的厂家要倒闭了。
所以商家往往会根据女性市场,去设计、制作很多的东西。在购物的选择方面,女性比男性来得丰富,因为不同商家为了满足各种女性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设计。
而男性的话,我们更注重的是基本功能能够实现就好,一年可能就买几件基本款的衣服鞋袜这些东西进行搭配。
从购物的频次、购物的金额、到购物的产品丰富程度来说,女性的消费能力是远远超过男性的。
商家也正是依靠着女性的这种消费能力,不断地得到商业利润,发展壮大起来……
而这些年,瞄准女性市场的“唯品会”,就是针对了女性市场,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营销宣传广告,吸引女性用户的关注与消费,让女性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到这个网站。
当然,有时候铺天盖地的广告,也是惹人反感……但是起码,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家电商网站可以购买女性产品,在购物的时候,如果有其他的小网站进行对比的话,当然会选择有“品牌”的电商网站了……
去年,这个网站的总营收就达到了五百多亿……
此外,为了激起女性的感性消费,这些年电商网站还在不断地制造营销攻势,从原来的传统38节,到37女神节,到双十一,到双十二……各种各样的购物狂欢,刺激着女性的购物欲望……
为了赚女性朋友的钱,商家也是蛮拼的……
因为女性凭借感性消费的时候不会太多的考虑性能,质量等其他问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价格也不是她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因为她们感性消费所以她们更多注重的是对这个东西的喜爱和外表。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是自己它的设计是自己的风格,她们就不会考虑那么多其他的因素,即使考虑也占很少一部分。
女性的感性消费因为考虑其他的因素比较少,商家就可以在感性的方面,比如色彩,设计等方面加大功夫,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件和奇怪的事情就是女性买东西,看的大多数就是自己喜不喜欢,有时候根本不考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先买回去再说。
这就给商家提供了许多的买家,他的利益也就会上升,商家本来就是以利益为重的,那么请问他怎么可能不开心,不欢迎她们呢?
就那我举例来说,买东西的时候第一眼看的就是它的颜值,然后才看它质量怎么样,一般我很喜欢的东西只要质量不是太差我就会把它买回家,有时候甚至逛街的时候明明是要买其他东西,可是就是看见了一件特别符合自己心意等我东西,刚开始还会想一下自己不需要,先不买了吧,可是奈何就是心痒,就是喜欢,然后忍不住把它买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它放在家里没什么用,但是还是很开心啊。
还有它的品牌效应也可以算是一种感性消费,品牌这个东西在女生心中确实占很大的比例,明明这个东西其他的牌子也很好,但是就是想要一个大牌的,这样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其他人都有,现在我也有了的一种满足感。
很多女生在无聊逛街时的想法都是什么也不缺,就打发时间瞎转转,然而转着转着就会拎着一大堆东西出来,这其中包含着很重情感和情绪的消费。
如今社会,服务行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所以许许多多的女性在消费时越来越看重服务态度,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越来越好,人们在消费时也越来越开心。一件商品在可买可不买的情况下,如果店员的服务态度极好,你买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而且服务人员会看你的消费需求和纠结因素,根据你的想法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然后说明问题,在你还没来得及去考虑这些客观因素时,商家就替你考虑了,所以你在付账时也特别开心而且还挺感谢他们,商家自然而然就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的这样消费者的出现。
商店的漂亮程度、商品的表现形式等等这些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你会发现如果一件商品在漂亮的店铺呈现出来比在一个普通店铺呈现时销售量高,这就跟人们的感性消费有关系,比如超市将一种牙膏用很多数量堆积成一个心形的形状,人们路过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多看几眼,然后顺便买一只试试。站在商家的角度上考虑这种情况,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用在这些形式上并不需要什么成本,反而可以很好的促进销售量,何乐而不为。
所以,原来越多的商家去揣摩消费者的心思,从服务和形式上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购买者买的开心,商家的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