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深度剧情分析。
在《K星异客》里,关于宇宙的命运,有这么一段话“它会崩溃为一点,然后再度膨胀,这样周而复始。当宇宙再度膨胀后,所有的一切都会重演。你所犯过的错误全会重演,一次又一次,永远轮回。”这种说法很有些宿命论的意思,因为假如这种理论成立,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这次生活是零点首映还是CCTV6重播。但如果再假设自己面对的是源初的生活,这个理论就很有积极的意义。显而易见的,这时我们鼓起勇气应当做正确的选择,极力弥补已经做错的一切,以免罪恶感和愧疚感在时间的漩涡里一次次啃噬本就痛苦的灵魂。
如果说西绪福斯的传说是解读本片剧情的钥匙,那么《K星异客》的这段话可以作为本片最好的注脚。在“循环”的设置上,两者是相似的。更为相似的,随着对剧情的认识,两者在“不要犯错”的告诫方面也是一致的。只是《K星异客》里,医生鼓起勇气最终和儿子交流,皆大欢喜;本片中Jess试图弥补在儿子面前“凶母亲”的形象,却不能完成。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为了支持以上的结论,下面写写对剧情的理解。这方面的分析比较多,跟风赘述如下。
1. 关于“两个”Jess和AEOLUS船上的循环
看过此片的人都会知道,船上永远保持这三个Jess的状态,依花橘子的说法,命名为登船者、潜伏者、黑衣人(我觉得蒙面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黑衣人”被登船者打下船时,其余四个人均已死亡,这时候会出现五人海上呼救的镜头。然后五人上船,新的“登船者”出现,原来的“登船者”和“潜伏者”自动进入下一状态。如此周而复始。
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第一个“登船者”Jess遇到的事情和第二个“登船者”Jess(此时上一个Jess成为“潜伏者”)遇到的是不一样的。第一个Jess遇到的“黑衣人”始终戴着头罩,最后站着被斧子砍下海。这个“黑衣人”比较善良,至少在杀“自己”的时候很犹豫。第二个登船的Jess遇到了上一个“潜伏者”,有过被自己用枪指着的经历,她遇到的“黑衣人”比较冷酷手刃Downey和Sally,最后被“登船者”用铁棒打倒在船上然后推下海,此时的“黑衣人”是除下头罩的。
她们遇见的情况不一样并不是什么BUG,而表明了影片设置更为巧妙的一面。电影镜头始终跟踪的Jess遇到带头罩的“黑衣人”,最后也成了带头罩的“黑衣人”。电影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登船到被打下船。但是它并没有展现出船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更确切的讲,关于船上的事电影展示的只有大概四分之三的部分,缺少冷酷“黑衣人”形成的过程。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登船之后的Jess会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分别变成带头罩的“善良黑衣人”,以及“冷酷黑衣人”,然后被打下船。“登船者”最后会变成登船时候的“黑衣人”,这是一个严格对应的过程。而此时夹在中间的“潜伏者”则会在下一阶段变成另一种类型的“黑衣人”。比较简单的描述,“善良黑衣人”和“冷酷黑衣人”交替出现,ABAB循环。而每种“黑衣人”的形成过程都是严格复制出现的。
这种分歧的原因,特别是“冷酷黑衣人”的出现,是因为“潜行者”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电影里Jess用枪指着Jess的那个镜头。那一段的表演很精彩。“登船者”Jess面对拿枪的自己,表情是很丰富的,震惊、惊愕……观者可以自己细细品味。我们注意到镜头更随的那个Jess甚至在成为“潜伏者”的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黑衣人”就是自己。而第二个登船的Jess通过上述镜头和后面同伴的死亡很早就能判断黑衣杀手就是另一个自己,也就较早意识到了这种疯狂的循环。她希望跳出循环回到儿子身边,绝望来得越早,疯狂也就越可能发生。对于“冷酷黑衣人”的形成,影片是虚写一笔,也使影片让人犯晕——一个主要的情节省略了。但是如果都表现出来,片子反而会失掉很多悬疑的味道。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比较难表现,人物性格转变确实很大。如此既回避了难点,也留给了观众想象空间,使其更吸引人。影片编导是同一个人,实在是神人一个。
简单讲,Jess上船后有两个发展方向,变成两种不同的黑衣人被打下船。这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过程。两条发展线路,三种状态。如果将船上发生的一切分成一个个模块的话,需要分成六块,每块里有个不同的Jess。最有意思的,登船到被打下船的过程每次发生的时候是严格复制的。另外,船上的情节是没有BUG的,完全没有,细节严丝合缝,特此再拜编导。
2. 关于“清零” 在“循环”过程中,有些是“清零”的,如Theater的尸体,有食物的大厅尸体。有些是积累的,如Jess留言条、船底的项链、Sally尸体和鸽子尸体。这个只能按某豆友(真抱歉忘了是谁)的说法,Jess影响下,会有特定的(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会清零。可以当做电影的一个设定。
3. 关于循环起点
我认为是影片结尾的车祸之后。因为之前镜头中心的Jess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加上一个循环假设),但是车祸之后,她毫发无损的看着车祸现场。后备箱袋子里的Jess出来了,袋子不见了。如果只是车祸撞击,尸体不可能那么容易就从袋子里出来。Jess带着所有的记忆上出租车,上船,然后在船上小睡之后失掉了大部分记忆,只有点deja vu(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起点,我觉得不对,这是个很好解释的情节,关于心理防御的“压抑”理论。
4. 终极剧情
影片最大的困惑在于车祸之后Jess的出现,那时她没有受伤。我理解的剧情是这样的。前一天Jess受到Greg邀请,打算第二天带儿子一起去船上玩儿。出发前她又一次对儿子发脾气了(很好理解这不是第一次。智力问题的孩子确实折磨人)。然后船上花裙子开车带儿子去坐船,路上遇到车祸她和儿子都死了。死后她想起对儿子的态度觉得很愧疚,和死神(这个情节了,有神论的引入很正常)做交易想再看看儿子道歉补偿然后就回来。结果她骗了死神,受到惩罚就进入了西绪福斯式的苦难循环。其实她是可以跳出来的。就在上船前,出租车司机对Jess说:“我不停计程表,你会回来是吗?”但是Jess没有回来,她依然希望回到船上经历一切再回来改变一切。只是很可惜在船上她失忆了,于是一切悲剧重演。出租车司机其实是死神。
这个解释有点狗血,不过鉴于西绪福斯传说在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其合理性。西绪福斯的故事,维基百科描述如下(其实剧中Sally大概说了一句):
西绪福斯以其狡猾机智闻名,他的机智令他囤积了大量财富。当他感到死神塔纳托斯差不多来时,他就蒙骗塔纳托斯令死神自己带上手铐。结果地上再没有人进入冥国,人们停止对冥王哈得斯进行献祭。宙斯命战神阿瑞斯去西叙福斯那里释放塔纳托斯,塔纳托斯立即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西叙福斯临死前叫妻子不要对冥王作献祭,冥王哈得斯及冥后佩尔塞福涅等不到献祭,西叙福斯就希望冥王放自己回人间,叫妻子作献祭后再回来。然而,西叙福斯并没有依约回到冥界,这激怒了哈得斯,哈得斯再派塔纳托斯去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
由于他太狡猾,他被判要将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尽全力,大石快要到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脱,又得重新推回去,干着无止境的劳动。
西绪福斯的苦役就是由于没有履行对死神的承诺,他没有回来。Jess要跳出循环其实也是履行承诺回来就行——她对出租车司机的答复是“Yes”。所以上述剧情还是可以讲得通的,基本上Jess的经历就是西绪福斯传说的现代版忠于原著的演绎。再回到本文开头的所谓“意义”,再看就比较好理解了。犯过的错误是不可弥补的,特别是有些事情,一旦错了就无法自我救赎。人身在世,当慎之又慎,善待自己更善待亲人、朋友。
这部片子毫无疑问是2009年最佳悬疑作品。虽然笔者09年观影有限,但影片水准不输《穆赫兰道》,晦涩程度低点,观者有目共睹,09最佳当之无愧。
类似这样和时间轴的电影总会拿来被大切八块,然后一堆分析狂人(逻辑真的很强的人和自以为逻辑很强的人)来对影片的每个细节进行推敲,从而架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好吧,从宏观的来看,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现实中,女主是个不那么好的妈妈,一直一直对小孩子发脾气,因为小孩子是残疾,她又是单亲,生活很辛苦。有一次出去的路上,因为女主的过失翻车了,死后,她的灵魂超度了,看到了眼前的惨状一下子悔悟和内疚,接下里发生的故事都是她的幻想,和自己做斗争,和时间做斗争企图回到过去。。从此陷入了无间道……看到这里,有很多人会提出这种说法有很多BUG.BUG.BUG...
1. 船作为一个回到过去的象征还是很妥当的,因为女主生前就是不断的和儿子因为模型船发生争吵,而儿子那时候在画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死前的一幕成为了死后的幻想的环境。
2. 为什么最后她回去的时候现实生活中的女主会听到门铃?儿子会在窗外看到他?因为她只是回到自己幻想中的过去,她构建的世界必须是符合逻辑的才能给她救出儿子的希望。其实都是虚幻。
3. 为什么女主在自己的幻想中还是没能救出儿子,一次次又一次地陷入轮回,不断失败?(难道她是傻瓜!)这才是本片最感人的地方。既然车祸后的一切都是她死后的幻境,关键的有部分就是萨利(就是那个在船上死了一推的女人)说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其实女主自己生前就知道的,只是借幻想中萨利说出来,(因为幻想中人物都是收女主灵魂的幻想所操控的)特别在第二轮回萨利又说的时候,女主拼命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正因为了解自己的罪,从而对自己进行了不可超度的罚。然后才能再次陷入幻想的轮回,再次看到幻想的自己打死了自己讨厌的自己,无限次接近成功,无限次体现出她对儿子永恒的爱。泪奔。。。
4. 因为是幻想,所以可以解释很多幻想中的BUG,包括场景的瞬间转移(lz真是够懒的。。)她可以逼自己时而失意,时而正常,同时出现3个自己。。女主一方面很抗拒去那艘船,一方面又重新回到那艘船,也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儿子放弃了跳出轮回而又陷入。。在女主的幻境中根本没有好的和坏的,只是觉悟不同的她,她每次都是和不同觉悟的自己对抗。没有好与坏,只为了回家。
如果你看懂了我的影评,你再看一次也许会潸然泪下,当然独立来看,那段船上的完美的逻辑也是很精彩的。
重新看的时候注意一些tips:
1. 电影一开始,就是字幕之前女主抱着儿子说的一段话暗示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2. 女主气着去看谁按门铃时的房门上是237!和幻想中房间号码是一样的……
3. 萨利这个人和希瑟的关系:萨利在风暴中疯狂找希瑟没找到,上了旧船后又不断地提起这个和故事没什么关系的家伙,但是看二遍的时候,明白了,特别是她不断地重复,我们本来是有机会的,对吗?希瑟是不该落水的对吗?其实是投射了女主对儿子的内疚,她觉得她儿子如果不是因为她是不会车祸死亡的。
4. 在旧船上,喜欢女主的男人问女主是不是因为tom(女主的儿子),是不是因为内疚?这其实是女主的自问。
5. 女主想证明给维克多看海洋漂浮的实体是格雷格的,想驱赶鸟群,本来手里没有苹果的,结果多了一个。。这么明显的就不叫bug,而是暗示这一切是幻境。
6. 唐尼说的话“你不觉得这是你的思想在作怪嘛?船不可能凭空出现”出现了3次。
7. 女主回来在车里说,对你坏的女人不是你的妈妈,我才是你的妈妈,就像她在船上对那些朋友说,杀了你的人不是我一样,她试图弥补过去。
8. 最后围观车祸的孩子中,有一个坐在地上,架子骨上的AO和船上的架子鼓一模一样
9. 车子窗子下有个号码:752,有个镜头倒过来看正好是257,
10. 1932的时候船上不应该有电影院,这是女主把现实的生活场景投入在幻境中了。同时也是导演再一次明示这是个幻境。
看了很多朋友的观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部电影,我同意一位朋友的看法,还是需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的,我说的交代清楚,不一定要直直白白的演出来,但应该能从编剧的铺垫、暗示、发展结果来推断出来的,看完此片,我最大的疑问也在于此。
而后面的A杀B,B杀C,C再杀A,我觉得不是很重要,也不必纠结尸体的累积之类问题,死神都出现了,灵魂都可以和真实的人都可以一起出海了,还有什么不能解释的?难道非要解释西游记中的人参树怎么一下就又长出来了?变出来的可以不可以。
但,整个电影还是要有个完整的故事的,大家争论最多的也是第一轮的起因,我的看法是:真实的也是最初的杰西,就是那个穿裙子的杰西,她是个粗暴的单身妈妈,孩子画画弄翻了颜料,耽搁了约会的时间,弄脏了漂亮的衣服,她一边怒骂孩子一边匆匆往码头赶,结果发生车祸,两个人都OVER了,在死神带她彻底离开之前最后一点时间,她懵懵懂懂希望完成最后一个约会,但她没有兑现承诺返回车里而出海。我说的这是第一次,是还没一次轮回的原始车祸后,至于这次为什么要出海,我觉得此时和母爱无关,和救孩子更扯远,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示除了海就可以返回从前,有个朋友说死神可能用别的方法告诉她了,只是不是重点而省略了,我觉得更不对,这个怎么可能不是重点呢,即使没必要直白表达,也可以用一些后面的情节来暗示出来。既然导演没有任何暗示,我们就解释为可能死神背着我们告诉杰西了,这就有点......了。真实原因我想并没有太复杂,真实的杰西本来就认为孩子是个包袱,后来的反省是后来,车祸当天,突然的变故虽然孩子死去,但对当时的她来说并不是个非常非常大的刺激,她虽然有点懵,但潜意识里面还是希望完成自己约会,因为从她对孩子言行,可以看出她并不满足现状,怨恨孩子怨恨孩子的父亲,她更渴望恢复单身和更正常的生活。孩子的死她甚至有点如释重负,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违背诺言和朋友出海,并没有说不通,更不是因为救孩子,完全可以理解为她因为贪恋人间而在良心不安下自私的、惯性的完成一天正常的安排,当然此时她还是有一定的愧疚和心虚,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她上船的时候心神不定,恍恍惚惚。至于为了爱情说,从后面的情节,当时他和格雷的关系完全还没有到互相迷恋的程度,所以为了爱而航也说不太通。
至于之后的轮回,在船上的时候,因为失忆(如果确实是失忆),所以她已经忘记孩子和自己已经死去,她口口声声的我要回家,我要接儿子,就只是出于母亲的本性而想儿子,后面的打打杀杀也只是为了中止这场荒谬的杀戮,离开恐怖的游轮,返回到他们的三角号破甲板上,来寄希望其他的救助。 经过那么多生生死死后,她也感觉到了孩子的珍贵,第一次从海边仓惶回家看到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粗暴,所以他非常坚定的杀了原来的自己,然后再次发生车祸,这次以后的每次车祸后,倒可以理解为为了救孩子再次出航,但也不绝对。
但每次上了船以后,由于失忆,所有动机又恢复到救自己,救朋友,返回甲板。
如此轮回。
我个人认为,这个电影,并不是说母爱的,导演只是告诉观者,时光不可倒流,人生没有重来,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人,到你后悔的时候再去找药,往往并不能改变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