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东西讲究平衡,我本人就没这种认为。但是现在很多医生真的没有医德,记得我有一次是喉咙有点痛,让他给我配几个药片吃,他给我整了一盒药,一盒口服液,一盒类似于西瓜霜的糖,我就问他用得着这么多吗?他直接跟我说,没事的。这是看病呢还是卖药?还有老师,现在多少老师是在混日子领工资的你知道吗?真的怀念小时候的老师,特别是那种说好再讲三分钟下课放学的,结果三十分钟过去了。后来毒中专的一个老师,下课铃没响,就先跑去玩手机游戏去了。其余的老师也基本都是浑浑噩噩,现在还有一边做微商的,我艹,星期六天还放假,一年还有寒假暑假,还有国家规定节假日。这些人还想赚多?凭什么?以前我们小时候的那些老师,尽心尽力的,估计很多还是代课老师,连转正都没有,人家能有多少工资,就连那些退休的老师,都回来教得尽心尽力,后来长大了,出来以后中专、大专见到的老师,说实在的,并没有遇到值得尊敬的。?我们热衷于做一件事的时候,和金钱利益挂钩的时候,是不是该好好反省自己?特别是老师和医生。再说说我们这边一个很有医德的医生,从大医院退下来的,人家那是真有本事,自己开个小诊所,天天挤满了人。不吹牛皮的,我每天经过,门外一堆车和人,诊所又小,根本容纳不下。依然有那么多人每天在排队等待。有老人去,有带娃的去,也有年轻人。我听我老妈说,人家也不从乱开药,甚至有时候就写个单,让病人自己去买药的。然后用量多少,怎么用,都写得一清二楚。一辈子献身救死扶伤,就是这么硬。人家猛的自愿给他塞红包,估计认为他收费太低了。同样是医生,比一下。你们自己医术怎么样,自己心里没点逼数么?开药,嘱咐病人的时候,是不是用心在帮病人考虑,还是只想着自己的口袋。如果你们想多赚点,早点退休享福,那别当医生啊。做点什么不好,你收费合理的话,这社会就没这么多人出来逼逼了。
这样的现象很典型。在很多人眼里,教师、医生收入高一些,就是有问题。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职业的收入水平。而因为教师、医生本身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职业,这里面的供求关系被掩盖了,好医生和好老师,整体上目前还没获得更高的定价。想一想曾经被视为低端的技校毕业生才去做的工作,例如操作数控机床,某些电焊工等等,现在的收入其实都很高了。就是因为需求大,人少,自然价格就上去了。如果严格按照好医生和好教师的供求关系,他们的收入本应非常高,正是因为有社会公平、普遍服务等的考虑,才没有特别高,而不是因为他们本就应该如此,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历史的原因让人们形成了认知惯性,教师就不应该是收入很高的职业。然而,为什么做生意就该比教学生收入高?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生同样也是生意,通过自己的技能创造价值,等价交换。人们能够接受一个商人赚很多钱,却不能接受一名优秀的教师赚很多钱,这并不合理。有人会说老师谋自己的私利,现实的说,哪个职业不是在谋自己的「私利」?何必慷人之慨。明星一次演出能赚很多钱,今天的人们已经觉得是理所当然,一位老师一次讲课能赚很多钱,很多冷言冷语都会出来。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佼佼者和一般水平的人,收入都应该有差异,甚至应该是悬殊的。这样会鼓励更多的人往这个职业发展,从事这个职业里的人也能够往更高的水平发展。好的教师如果能够和商人一样赚钱,本身就会驱动更多的人成为好教师。真正想要做好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事,有知识和会教不一样,教研本身就是重要且有难度的事。
从产品角度,要不断支撑更有效率的教学和学习,让能够真正帮到人的、讲的好的好内容脱颖而出,为各行各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将各种类型的「课堂」内容搬到线上。短期内的各种 Live 的确良莠不齐,需要长时间的沉淀,评价体系的完善,另外需要经受短时间的诱惑,控制噱头型内容。大浪淘沙之后,最终会有越来越优质的内容产生,这些优质内容应该赚到钱,反过来投入更多资源、人力物力在改善内容上面。让人们意识到做好教学是能赚到钱的,就像以前独立开发者开发 App、做游戏一样。好的 Live,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载优质内容的 App。有了标杆,更多投入有更多回报,就能够越来越好。长期来说,我看好 Live 的模式,当然产品本身是需要不断迭代和改进的。也许多年后,回过头来看,中国社会学习氛围和学习水平、技能的提升,都和今天的各种努力相关。
医生和教师带有公益性质,体制内的医生和教师因为薪酬分配方法的问题,不可能赚到太多的钱。赚到钱的只是医院和学校,个别人赚太多钱的多是存在贪腐或灰色收入。同时医院和学校的大小和服务质量的不同,收入也不一样,赚钱的是那些大的医药和学校,基层医院和学校有的恐怕工资都开不出来。这就是体制问题,原先开工资是财政拔一部分,单位创收一部分,基层人员想办法都调走了,因为开的少,所以导致师资和医疗资源集中在好医院和好学校,进而导致好医院好学校病源和生源集中扎堆,基层门可落雀,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医疗和教育成本的增加。有病看不起病,有学上不起学。高薪养廉也变成了一句空话。大家都说以前没有义务教育的时候都上得起学,有义务教育了反而上不起学了!以前没钱是免费医疗,现在有钱却看不起病!还是决策和体制问题,必须改革!
我自己兼任大学里的校外导师,和一些大学老师很熟悉。他们其实同样都有生活的压力,承担各种科研项目等等。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温饱,更多的钱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有更多的生活,甚至可以负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例如对于教学本身的研究。然而人们常常忽略了,为什么不能让好的老师,直接通过更好的教学本身赚到钱。今天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知识和教学,并不是完全等同。同样的知识,都写在书本上,为什么还需要教师,而教师还能赚到钱?因为对于知识的吸收存在难度,而教师就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消除这种难度。很多人都认为知识已经在那里了,边际成本很低,所以不值钱,却不知道,真正值钱的是让你吸收这些知识、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的过程。
这个话题真的很矛盾,我亲眼见过没钱治病的老师,没见过那个医生的孩子没有老师,可能很多朋友看不懂这句话,但是确实存在这种矛盾问题,这不是说医生有钱,只想说老百姓有个大病真的是倾家荡产也看不起病,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必定是老百姓心中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