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会发光而行星不会发光,主要是因为组成它们的物质不同。组 成行星的物质主要是陨石颗粒,而恒星主要是由氢及一些重元素组成, 它本身可以发生核聚变而产生高辐射。恒星温度很高,能达到1000万 摄氏度以上,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从恒星的 表面发射到空间,使它们长期在宇宙中闪闪发光。行星的温度远远低于 恒星,所以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而是反射恒星的光。比如,太阳这 颗大恒星就会发出又热又刺眼的可见光,而行星一一金星就不会发光,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金星,是因为它反射了恒星——太阳的光。物体只有在达到足够的温度时才可能自行发光。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00万摄氏度以上,所以那里的物质可以进行热核反应,产生出能量。内部的能量再传到外部,以辐射的形式从恒星表面发射到空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恒星的光辉。行星不仅质量比恒星小得多,而且核心的温度也很低,不可能产生热核反应.这样它们的表面温度就更低了,所以行星都不会发光,它们只能发射微弱的红外光和无线电辐射。
科学家们研究得知恒星内部的氢原子都在不断地进行热核反应,由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从内部传到表面,所以 我们看到的恒星都会发光。行星却不一样,它表面的温度很低,并不可能发光, 另外一个原因是它们的体积要比恒星小得多,即使用较大的行星木星来说,它的体积竟然还不到太阳的千分之一,所以 内部不可能发生热核反应。我们所看到的行星,例如明亮的金星和火星等,它们 的光辉完全归功于太阳,是太阳把它们照亮的。它们之所以那么亮,是因为它 们离我们近。
恒星内部,由于温度高达10000000℃以上,使那里的物质产生热核反应,由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为1个氦原子核,放出巨大的能量。于是,这能量由内传到外,以辐射的方式,从恒星表面发射至空间,以维持它不断的光辉,使它们长期闪闪发光。
可是行星表面温度远低于恒星,因此它们就不会自己发光了。它们的质量比恒星小得多(质量最大的木星还不到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从引力收缩而得到的能量.决不能使内部温度高到发生热核反应的程度。
20世纪初,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 质能关系式,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恒星为什 么发光这一问题。原来,恒星内部温度高达 1000万摄氏度,物质处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会 发生热核反应,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为较 重的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质量,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于是,这些能量 以辐射的方式由内传到夕卜,从恒星表面发射至空间,使它们长期在宇宙中闪闪发光。行星的内部温度远低于恒星,因此它们 自己是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的,也就不会发光。同样,行星的质量也比恒星小得多,即使 是太阳系质量最大的木星也还不到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因此,行星由引力收缩而得到的能量,不会使其内部温度高到发生热核反应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