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抱怨的父母总觉得孩子只要生活在马斯洛需求的地下室就可以了。
前几天和好朋友小天坐在一起吃饭。认识十几年,对他家长也比较熟悉。
上次我们约吃饭,他上来就豪迈地要了两听啤酒,菜还没上已经闷声喝完了。
我当时就惊了。他这是实在太渴了,还是憋屈大了?
心里默默的做好当一个收听者的准备。
菜一上来,他就开始跟我诉苦。说婚后实在是要被老妈给“嘬”死了。
小天结婚的婚房是他妈和老伴出的钱,小两口只管出首付。然后他妈心里就觉得,自己有权利对这小两口有所指点。
她最看不惯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原来都是哄着自己高兴,现在结婚了,跟自己联系也少了。而且小天还是个体贴男人,只要在家,都主动烧菜做饭,媳妇负责玩儿和卖萌,这点让他妈很看不惯。
后来,两个人有了小宝宝,因为工作都忙,又需要他妈来帮忙照顾。这下住得更近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更多了,因为看不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为育儿理念的差异,因为不知道什么的鸡毛蒜皮,一贯温和的小天和父母之间,竟然爆发了好几次大型冲突。
哎呀呀,天哥你还是多喝两杯吧!我听了这个也郁闷了,只好再给他满上。他瞬间就一口闷了。
不在乎家里穷还是富,要想过得好,家里千万别摊上个想当太后的老太太,这才是最重要的。
诶嘛,一不留神,这位一直慈眉善目的小天妈,咋就成了孩子生活里的大反派呢?
其实如果大家留心一下趋势,就会发现最近这十几年,是父母权威全面沦丧的十几年。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纷纷解体,二人世界、三口之家成为常态,如何反抗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干涉,成了热点话题。
在豆瓣上有“父母皆祸害”小组。龙应台写了《亲爱的安德烈》。
《欢乐颂2》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无一例外的是矛盾制造机,是男女角色过好日子的阻力。(顺便吐槽一下,《欢乐颂2》可以改名为《五个女孩和她们的男朋友如何对抗顽固不化的父母》)
以前,我一直以为:年轻一代才是社会前进的方向,而社会前进就是通过年青一代对老一代的反抗完成的。
这很合理啊!
但如今我也是一个已婚人士,开始拥有了从孩子和丈夫双重身份开始看问题的视角,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这些并算不上坏人的父母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孩子生活里的大反派了呢?
中国父母常常缺少对孩子的尊重。这是大家经常谈到的。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父母,很容易不把孩子当个人。
这不是说不给孩子吃、不给孩子穿或者虐待孩子什么的,而是说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判断力、有承受力的人。
因为孩子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地带大的,所以在父母眼里,孩子就永远是会拉到自己裤子里的状态,不管多大了都需要当妈的提示上厕所。
因为亲眼看着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吃过无数的傻亏、哭过无数次,所以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傻不拉几空有热情。
做父母的,总是想最大程度避免孩子遭受挫折,这个观念就是错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好的出发点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是不是?
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锻炼和指导,在孩子成长后,就只能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他。他的错,自然会有生活给他疼痛的教育,这个作用不是父母能够替代的。
父母第二个常见的错误是,容易忽略了孩子年轻的雄心。
父母和孩子之间差着二三十岁的差距,完全的相互理解,大概是很困难的。等到我70多,需要每天定个闹钟一天要吃几次药的话,走几步膝盖就疼,那么我的关注点,当然和现在一点都不一样了。
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实现自我理想这么感兴趣,因为那时候,什么能让我不难受,我就最关心什么。我说不定也会念叨,孩子,身体最重要,身体舒服了比什么都好啊!
但我的孩子那会儿才多大?她正身强力壮,想要征服世界,我跟她说停下来,她一定是不愿意理我的啊!
经常会有父母说,自己对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指望,就只求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了。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总结,这个愿望绝对是没问题的,没有平安和健康,人什么都没有了。
但在一个人身强力壮的年纪,只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就够了么?
当然不够啊!
那些说要孩子好好过日子、然后把子女转身推进毫无诚意的相亲饭局的父母们,我能理解他们本意是想快速为孩子搭建起一个安稳的生活,但他们却忽略了,人都有雄心壮志,人都有追求。父母们也许已经年老,壮志未酬不再提;但孩子还年轻,从一开始就不许人家做梦,这,是不是苛刻了点?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遭抱怨的父母总觉得孩子只要生活在马斯洛需求的地下室就可以了。
吃饱,穿暖,成家,有娃。什么人生的苦闷啊,什么事业的雄心啊,什么想要实现点什么的愿望啊,这些孩子们都不需要。
这样的想法,绝对是,错得没谱了。
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点也许事后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
但这有什么呢?这才正说明,我们年轻着啊!
父母最大的恐惧,无非是担心孩子没有能力过上安稳的生活,未来孤苦,老无所依。而想让这些满脑子梦想、看不到现实的孩子清醒一点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现实中碰一碰壁。看看在现实的面前,梦想有多么不堪一击,而自己又有多么脆弱。
也许,孩子们会失败,退守到更安全的生活中去;但也许,孩子们也能够杀出一条路,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虽然看起来,生活的目标无非就是有体面的收入、有舒适的生活,但这体面收入是自己挣来的还是父母塞过来的,这舒适生活是自己赢得的还是父母附送的,这才是决定人的幸福感和价值感的关键。
身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可能不是给他多少钱,给他多少房,而是给他强大的内心和灵活的身段,给他足够的勇气和不用担心的后防线。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那么就请做父母的收起自己想要帮助孩子直接通关的心情,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这只属于他们的苦乐人生吧!
与每一位已经身为父母和即将身为父母的读者共勉。
-------------分割线
下期内容,将会和大家聊聊关于作为孩子你有什么资格去抱怨父母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小两口和父母总是会产生摩擦的,尤其是婆媳关系最难相处。
如果父母跟小两口在一起住的话,那可能摩擦会更加的大。
因为父母他们的观念和年轻人的观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勤俭节约这方面。
年轻人大部分都大手大脚惯了,而且日子一般来说也不会过得特别的仔细。
因为现在年轻人的收入普遍来说还算比较高的,比自己父母那一辈是要强不少。
这就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再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了。
女人不像男人心胸那么宽广,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太在意。
女人都特别在意很多的细节,比如我的妻子就在在意我父母家里的礼数是不是周全。
如果不周全的话,她可能就会说一些比较难听的话,这样下去婆媳关系就非常的不好相处。
而作为我的妈妈来说,她也是那种比较强势惯了的女人。
一辈子都被我爸爸宠着,所以遇到这样比较厉害的儿媳妇也不甘示弱。
久而久之矛盾就产生了。
我的妻子在我枕边就经常说我父母的一些不是。
父母和小两口之间应该互相的包容,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家和万事兴。
因为现在的小两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一直到结婚生子,都是父母的陪伴,甚至有的就没有独立过,现在他们自己支撑起自己的家庭,父母还会和以前一样过多的干涉,而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就会嫌弃父母管的太多,太严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论在消费观点,还是教育孩子的观念上都会和父母有不同的见解,特别是现在都提倡科学育儿,电视上,网络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年轻人要学习这些,而父母觉得这些方法可笑,觉得自己把你们养大成人,有的是经验。所以就会出现儿女抱怨父母,父母还会为此生气的现状。
不管是作为儿女也好,父母也好,出发点都是正确的,只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父母们应该撒手了还是仅仅抓着不放,儿女呢应该懂得尊敬老人,不管父母对错,都不要计较,却没有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