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小时候就学过这句至理名言,认为只要读书就可以走出穷山沟,同时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好好念书,将来做大官,就不用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土地里受苦了。
本着这样的信念,父母再苦再累都要供我们几个孩子上学。同样的在村里也有的家庭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应该给家里分担劳动,上学会耽误很多的时间,家里人这么多,长大了孩子吃饭也多,地里的活只靠一天一天老去的父母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就会让正在上学的孩子辍学回家劳动,并且早早的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成为又一代的农民。
我们几个孩子在继续上学,看着父母整天在地里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日渐老去的容颜,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去,一是可以摆脱这种辛苦的劳动,二是能够让父母离开受苦的地方去大城市里享享福。父母竭尽全力供我们读书,完成学业,同时也遭到了同乡人的嗤笑,说这家人傻的很,光念书不干活,还能考上状元当上官啊。
终于有一天我们几个孩子都考出了农村,上了大学,陆续毕业工作,离开是世代耕作的土地,回过头来再看看当时的情景,笑话我们家的人们都开始羡慕我们,说我的父母这下可以享福了,我们也可以很轻松的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了。虽然我们没有当官,但是在城市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可以生活在城市的中等甚至往上的水平。再看看当时家里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艰苦,拿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穷二白,但是正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了我们,有过过去的苦日子,我们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不是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唯一可以让我们改变命运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走过来之后,我觉得这时候什么喜悦都抵不上这时候的喜悦吧,我觉得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有三大喜事,其中之一就是金榜题名时啊。
首先,我们会觉得心里面很有底,我们是通过高考出来的,高考的认可率还是很高的,而且有的时候真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就是感觉自己很有能力,虽然世界上的能人很多,而且我们上了大学,大学中都是通过高考而来的,大家都很有能力,而且有的时候有的人的能力都让你感到不可思议,但是我们感到从农村出来,我们就完成了很艰难的一步,至少我都是能够看到这些景象的人,就算我们之间有差距,至少我还能够知道我们到底差了多少,我们到底是哪里欠缺了。
其次,就是我们要发愤图强,因为我们也看到了,虽然我们都是一个大学,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我们千辛万苦的考上大学,我们不想这种喜悦只是停留在这里,我们想要这种喜悦一直延续下去,虽然我们知道很难,但是我们有信心,大学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更加的发奋图强,我们希望我们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可以出来是因为我们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我们可以出来是因为我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的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我们想要往上的心是你们不会想到的。
通过读书上了大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外面真的很精彩,也很复杂。
我是农村长大,也许很多东西跟城里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可是当我真正地去面对,遇到现实还是有那么一点惊讶的。农村的我自然有很多的大世面没有见过,有很多城里孩子习惯了的东西,我还觉得很新奇,很惊喜。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局外人,看着别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自己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在玩的好的面前我乐于表现自己,我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渴望的橡胶跑道,大草坪的田径场,渴望宽广的林荫路,这些都真真切切地摆在我眼前,我免不了内心的激动和惊喜。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小时候就见过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
这是我喜欢的,上大学之前梦寐以求的。我很快乐,但是室友会觉得我很夸张,这有什么的。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应该是没有什么嘛,也不过如此而已呀。对于我就意义不一样,多少个奋斗的夜晚和成千上百张试卷,我希望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也许是农村给了我们局限,别人从各个方面看起来都更加端庄,更加厉害。无论是受教育的机会,还是穿衣打扮,城里的孩子都有着比我们早的起点。可是我们并不服输,我觉得我身为农村孩子更加注重的是品质,是精神。
从农村出去的我,更加看重自己的能力,别人有背景有家庭有老爸,我们就只会有自己。一个人,但是不怕。城里会让我见识到更多,认识更多的人和事。成长的过程难免是痛苦的,但是也要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