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应该是去年的事情了吧。记得那时候刚刚和室友吃饭回来,我们就看到前面特别热闹,有很多人集聚在一起,大家都在讨论。
等我们走进的时候,发现的是我们学院的一个学生会部长,他手里拿着一把吉他,而他的周围用玫瑰花摆成了一个心形,很浪漫,也很有情调。而那个学长他边弹吉他,边唱歌。
听周围的人说,他是在追女生,我们很好奇,到底是哪个女生。听旁边的人说,那个女生好幸运啊。其实,我心里就哈哈大笑,要是两个人早就看对了眼,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在一起,还需要搞这些,弄的人尽皆知。
就在我们等待的时候,来了一个女生,顿时,周围就热闹了起来,吵吵闹闹的。我和室友没有看接下来的就回去了。其实,在我和室友看来,学长要表白的应该就是那个后来来到的女生吧。
等我们到宿舍不久,就有人过来说,有人找刚刚和我一起出去的室友,她就是刘同学。刘同学很漂亮,第一眼就给人很惊艳感觉,而且外表有点高冷。
就之前,就有很多人向她表白,都被她拒绝了。刘同学对于感情的要求很高,没有找到那个让她心动的人的时候,她不愿意将就。
我们在宿舍待了一会儿,就有人在楼下喊刘同学的名字,很大声,接着,我们刚刚看到那个女生竟然来到了我们宿舍,直接把刘同学给拉了下去。
后来我们才知道,之前我们看到的哪些都是为刘同学准备的。原来学长第一次看到刘同学的时候就喜欢她,之前也向她含蓄的表白过,都没有收到她的回应,这一会才会想到这个来向刘同学表白。
而之前的那个女生也是学生会的,她只是替学长跑腿,去找刘同学,而她刚刚会出现,是因为刘同学不在宿舍,她找不到刘同学罢了。
而我们却在那时候,以为学长要表白的对象是哪个女生。刘同学被拉下去,学长唱了一首情歌,只是还没唱完,就被刘同学一句有意思吗,把所有他准备好的一切话语全都塞了进去。这场表白也就不言而终了。
这是我见过眼见不为实的映像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了。其他还有一些,就是比如,看到别人在另一个不在的情况下,擅自懂她的书,其实她是接到了那个人的电话。
所以,在没有弄清原由的时候,不要去刻意带偏思想。
瑞典摄影师Erik Johansson同时也是修图高手,擅长通过后期合成手段制作“悖论式”的错觉空间照片。这些超现实的照片把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空间扭曲,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我们的大脑认定这种空间不可能存在,然而却要忍受眼睛亲眼所见其存在的苦恼。“眼见为实”已经成为错误的判断标准,于是你会感到很过瘾,颠覆的快感。其中很多空间错觉像游戏《纪念碑谷》带给我们的愉悦体验,时刻考验着人空间想象力,不断给大脑带来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