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应该是跟终止剂里的2-巯基乙醇反应了,2-巯基乙醇是很强的亲核试剂,你这个用量是大过量的,应该所有的硫酸二甲酯都被反应成了2-甲巯基乙醇,同时乙酸钠参与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乙酸。即使这步反应没有完全,浓氢氧化钠也足够把硫酸二甲酯水解成硫酸钠和甲醇了。
硫酸二甲酯是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写为(CH3O)2SO2、(CH3)2SO4或Me2SO4,可看作硫酸的二甲基酯。在有机合成中主要用作甲基化试剂。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在50℃或者碱水易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在冷水中分解缓慢。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可燃。
管制信息:[1]硫酸二甲酯(剧毒)。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中文名称:硫酸二甲酯
中文别名:硫酸甲酯
英文别名:Dimethylsulfate,Methylsulfate,Sulfuricaciddimethylester,DMS Dimethylsulfate,98%; dimethylsulphate
化学式:C2H6O4S
相对分子质量:126.13
性状:无色至微棕色油状液体。有醚样气味。能被强碱分解。18℃时100ml水中能溶解18g,并迅速水解。溶于乙醇、乙醚、二氧六环、丙酮和芳香烃类,微溶于二硫化碳和脂肪烃类。相对密度(d204)1.3322。熔点-27℃。沸点约188℃(分解)、76℃(2.0kPa)。折光率(n20D)1.3874。闪点83℃。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40mg/kg。有致癌可能性。有腐蚀性。
储存: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密封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灭火: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等
人吸入LCLo: 97 ppm/10M。大鼠经口LD50: 205 mg/kg; 吸入LC50: 45 mg/m3/4H。小鼠经口LD50: 140 mg/kg; 吸入LC50: 280 mg/m3。
硫酸二甲酯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急性毒性类似光气,比氯气大15 倍。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穿破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此外,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
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该物质的甲基性质,它在体内水解成甲醇和硫酸而引起毒作用,这已由动物实验和死亡病例的血液和内脏中检测甲醇证实。Ghiringhelli认为对眼和皮肤的局部作用,部分是由于硫酸所致,而全身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肺水肿是由于硫酸二甲酯分子本身的毒性作用,因它能使体内某些重要基团甲基化所致。
硫酸二甲酯对皮肤的损害,除其腐蚀作用外,还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国外动物实验报告,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后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用大鼠进行实验还证实有致癌作用。
硫酸二甲酯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分子量 126.14。相对密度1.3322(20℃/4℃)。熔点-31.8 ℃。沸点188℃/开环。闪点83.33℃。自燃点187.78℃。蒸气密度 4.35。蒸气压2.00kPa(15mmHg 76℃)。溶于乙醇和乙醚,在水中溶解度 2.8g/100ml。在50℃或者碱水易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在冷水中分解缓慢。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可燃。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废弃物处置
用焚烧法。废料经笱释中和后焚烧,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实验室销毁
实验室内对其可以稀释后再使用氨水进行销毁,反应生成毒性较小的甲胺,二甲胺等物质
应急监测
气体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1,2-萘醌-4-磺酸钠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砂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