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婆媳问题的本质,是年轻夫妻经济能力不足。年轻夫妻在领证后,要经历四件大事,分别是婚礼筹备、买房成家、操办装修、生儿育女。这四件事,不论是从物质还是非物质的角度来看,新婚夫妻都需要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来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恰恰替婆媳矛盾埋下了一个巨大伏笔。先看买房。“中国年轻人过早买房”是一个普遍现象。刚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要靠自己的积蓄完成首套房的首付款,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所以,有72%的年轻人买房时受到了父母的经济资助,而在同一年,美国只有27%的首套房购买者接受了父母的资金援助。
中国的父母常常对子女说“我不图你任何回报”,这句话在说的时候,肯定是真情流露。但在具体执行时,难免会走样,“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同样会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具体体现在,因为父母对小夫妻的购房有充足的贡献,可能会提出要一起合住的要求,而夫妻双方即使都不愿意合住,也丧失了回绝的底气。
看起来,父母和子女合住会带来麻烦,只是一个生活习惯带来的问题,是可以化解和缓解的。但这种经济投入的背后,其实暗含着一种更厉害的逻辑:由于小家庭最重要的资产是靠父母获得,在面临家庭重大事务抉择时,父母享有重大发言权甚至决定权。比如在房市低迷时,想用卖房的钱炒股,如果当初买房的钱没有父母的帮助,房子卖了也就卖了;可若买房的首付就是父母给的,你卖房不通过父母同意?那有你吃一壶的。
她对我好,就出钱出力。对我不好,尽量减少来往。房子全款准备好,我的名字,不写儿子的名字,更不可能加她的名字。离婚率这么高,房价这么高,半套房也几百万了。写儿子名字,万一儿子糊涂,或者婚后卖了再买,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我身边就有儿子车祸,儿媳继承1/2房产(公公已经去世),1年就改嫁的例子。
其他的是我就本着不闻不问的态度呗,见面时亲热点不见面时就互不打扰,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我还想多花心思在自己的爱好上,少管东家长西家短的……啊不,有没有媳妇都无所谓,他只要不滥交不恋童不乱伦,哪怕找男的老的都可以,他的人生他负责得起就行
装修家私家电配齐全。她还要折腾就他们自己出钱。就酱紫。
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不管,反正生男生女都不会跟我姓,也不打算看孩子,自己有能力生几个都随意,指望我的话一个我都嫌烦。房子给他留一套,可以住不可以卖,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