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泉州、漳州以杧果、龙眼作为行道树。
2.广西南宁主要有大椰子、扁桃、杧果、木菠萝和冷饭团等。
3.(有一个现在不能说的市)在路两侧大面积种植苹果。(审核个毛线啊!!!)
4.宁波有一条路的行道树是杨梅哦,小伙伴有木有眼馋了。
为什么不用果树作为行道树?原因有四。
1.行道树的作用是减噪、美化、遮阴,所以主要选择的树种是分支点较高的,树冠比较大的,树干比较直的,最好是常绿,免去环卫工人一天到晚打扫的麻烦。
2.果树成熟的季节,行人们纷纷来摘采果实,由于手法灰常不专业,往往给树叶遍地,树枝折断果树也很受伤好吗?
3.有些行人没摘完的果实自行掉落,严重加重了道路清理的负担。
4.其实行道果树结出来的果实是不好吃的,最好不要食用,且不说它们种在道路两旁,一天到晚能吸收多少尾气。光凭滋味而言,和果园里的没法比好嘛?果园有工人定期给浇水施肥打农药,种路两边完全是靠天吃饭果子结的又瘦又小,又酸又涩。
行道树本身是必须具备一定功能的,比如枝叶浓密(除尘降噪),生长状态稳定,耐污染耐贫瘠,无异味,少虫害。 很遗憾,大部分果树在这方面都缺乏优势。
种果树是可以得到果实不错,可是若成熟之后未及时全面采摘,掉落一地,腐烂践踏,是很伤脑筋的啊。 姑且不提一般水果,现在常见的行道树落果都经常引来非议——比如女贞,香樟,银杏,落果经常污秽地面和停靠车辆,我不止一次见到车主和媒体为之大发牢骚的。换成体积更大、汁液更多的水果,这方面就更麻烦了吧。
倘若真的以果树大规模代替行道树,路人随地拣拾果实,导致交通事故,是必然会产生的问题。 念书时候就听说过老太太在路边捡白果被车撞的事件,但无论怎么阻止,只要银杏树还在,每年仍然看到捡果子的大爷大妈络绎不绝。
海南倒也罢了。换作华东随便哪个一二线城市,每日从早到晚与尾气污染亲密接触,这样的果实拿来吃真的大丈夫吗。。。
如果绿化带种植果树,那么不但起不到绿化的作用,等果实成熟的时候,反倒是会带来很多的垃圾与破坏。
你就是孤陋寡闻才这么问,你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