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施美艳动人,她一站到水边,水面的游鱼都沉到水底下去了,不好意思跟美女比。
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西施肯定不是站在普通的河边,因为野生的鱼本来就怕人,没等人来呢,看见个人影,早就“嗖”的钻水里去了。而且野生鱼的后背都是跟河水几乎是一个颜色,不容易看清楚。
那么西施站在哪里沉得鱼呢?我估计应该是在吴王的宫殿里,修一个观赏鱼池是非常有可能的。那观赏鱼池里估计放养的都是花花绿绿的锦锂、金鱼之类的。
皇宫里头富贵奢华,断不会饿到捞观赏鱼来吃。那些漂亮的鱼儿,妃嫔们逗弄它们,一来鱼池边就喂食、投食的,这些鱼根本不可能怕人。
搞不好,一看见人来,一哄而上要吃东西呢。妃嫔们还指指点点的说这条好看,那条漂亮什么的。
结果呢,人家西施大美女往那儿一站,这些美丽的鱼儿们都自渐形秽,不好意思出来献丑了。这背后谁是操盘手啊,这智谋杠杠的。本来是鱼不理西施,愣说成西施太美。必须写一个大写的“服”。
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人,因为天生丽质,楚楚动人,连生了病也有一种天然的美态,也就是大家说漂亮姑娘生病后为“病若西子”的来由。而她在古代四大美女中之所以被称作“沉鱼”是因为她在被送到吴王夫差的宫中之前是个涴纱女,每天都要去河边涴纱,河水清澈倒影出她美丽的容颜,鱼儿看见了竟然都忘了游动,任由自己沉到了河底,所以西施之美被叫作沉鱼之貌。
后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被吴王放回国,听从丞相范蠡的建议给吴王献美女,就把西施和郑旦送去了,吴王也被西施这沉鱼的美貌所吸引,对西施庞爱有加,渐渐的不理朝政,越王经过一番屯兵屯田后,实力大增,一举发动反攻,打败了吴国,也成就了他“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千古大业。但这期间,西施的功劳是不可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