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就是人比人,比死人,尤其现在在年终奖的关键点上。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早在学生时代,有一部分同学,他们用功勤奋,整天孜孜不倦地学习,但成绩还是上不去。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最后却没有看到成效的例子,真的比比皆是。
那些勤恳的人是笨吗?并不是,他们只是不太爱思考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安于现状。
好几年前,日本电视台制作了一部叫《穷忙族》纪录片。
比如34岁的临时洗车工小山良人,高中毕业后从事超过二十个工种,却大多是学不到技术的的短期工作。只能同时打几份零工,即使拼命工作,收入也没增加多少。
青年穷忙族在本该有梦的时期,却只能苟且眼前的琐碎。
他们外表还算体面,工作也异常勤恳,生活却深陷贫穷的陷阱,越努力,陷得越深。
看起来很努力,但并没有创造价值,只是一种无效、机械式的重复劳动罢了。
长时间的重复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提高效率才有价值。然而人们常常用各种低效的忙碌来掩饰自己不愿动脑思考的事实。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
职场上最致命的,不是你极其不擅长,也不是用尽心思偷懒,而是你自以为很勤奋。
与其想为什么别人的年终奖比你高,还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格局和工作的市场价值,你的努力值钱,才是真的值钱。
拿六位数七位数的很多啊,五位数的怎么好意思提。
假的
我拿六位数的年终奖又怎么了?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拿的是4位数的月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