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进入职场,来到社会后,总会发现有那么些许不同的感受,也会听到各式各样前辈的“过来人之语”,那么以下六句话是不是特别耳熟呢:
同事就是工作伙伴,别和他们交朋友!
都说职场“暗箭难防”,在这样的环境下真心朋友难得,尤其是会产生利益冲突的同事,更是很难纳入交友行列,事实上大家真的那么想吗?
要不要和同事交朋友,其实还是看你对风险的预估和个人判断力的自信程度,毕竟同事多少都会涉及到利益关系的牵扯。
如果你能分辨真心还是假意,那么交个朋友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识人的自信和能力,那就配合做好本职工作,也别轻易深交了。
涨薪要靠跳槽,别指望加薪!
很多人会在工作后总结出一个“真理”:想要快速、大幅度涨薪,只能靠跳槽!加薪基本没戏!
然而世事无绝对,只能靠跳槽涨薪,说明也许你没遇到好公司,或者没优秀到让公司为你破例:
如果是架构成熟的大公司,加薪幅度要统一权衡,很少有较大的跨度,毕竟加薪一般不会只针对某个人,调整的范围一旦扩大,集中到个人身上的也就变少了。但是小公司本身人员结构简单,薪酬制度未必有那么严格,如果确实业绩出色,大幅度的加薪也是有可能的。
跳槽本身确实是一个快速提高薪资的机会,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去和企业开价,同时你的目标企业也是正确的,能接受你的价码,并且最后博弈成功,风险与机遇并存。
不是工作久了,就会让你升职!
在以前,公司升职挺看重工龄、工作年限的,小年轻即使做得好,也要熬个几年才可能上位,甚至可能一直轮不到。那么,现在还是这样的氛围吗?只有工作久了才能升职吗?
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不同于过去,信息化和互联网化使得以往经验上和认知上的差异发生转变,年轻一辈相比从前有更多的优势和机遇。
相比工作年限,如今更有价值的是自身过硬且能紧跟时代更新的能力以及关系维系良好的“人脉网”。
工作都是别人家的好,行业都是别人家的旺!
还记得读书时,被“别人家的孩子”所支配的恐惧吗?工作之后,你是不是也摆脱不了“别人家的工作”的魔咒!
正如上述网友提到的“掂量好自己的斤两、认清自我的价值”,个人薪酬主要还是由这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决定的,如果个人能力和经验达不到标准,就算身处热门行业薪资也未必会很高。
羡慕跟风是没有用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况且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他的光鲜,却不知道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老板就喜欢“加班狂”、“马屁精”!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职场上也有“戏”这一说吗?你看那些装模作样加班和热衷在老板面前鞍前马后的人是不是就有这种感觉呢?那么,老板真的吃这一套吗?
不能以偏概全,相信大部分老板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天天加班的人,究竟是没有效率的无能职员,还是爱岗敬业的优秀员工?你们所看到的“拍马屁”行为究竟是不是在溜须拍马?另一方面,职场也很现实,老板不会像谈恋爱一样每天眼睛就盯在你身上找优点。你想要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等着老板发现你的好,那机会就只能被别人抢走了。所以,在老板面前展示自己就变得尤为重要。“老板就喜欢‘加班狂’、‘马屁精’?”
“有能力的‘加班狂’、‘马屁精’更可怕”。同样是两个员工,你每天准点上下班,同事每天披星戴月,最关键的是同事业绩还比你出彩,你说老板会赏识谁?
一遇到问题就跳槽,结果发现去哪都一样!
刚入职没多久,发现这个公司还不如之前的!虽然没有上家的问题了,但是又冒出了新的问题,好想直接走人啊!然后就陷入了“频繁跳槽”的怪圈:一遇到问题就跳槽,结果发现去哪都一样。这种情况下,跳槽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有些情况跳槽是止损,但还有些情况跳槽并不是最佳选择,比如人际关系复杂等。社会本身就是个鱼龙混杂的“大舞池”,你会碰到亦师亦友的领导同事,同样也会遇到阿谀奉承的职场小人。
跳槽之后又遇到渣同事怎么办?再跳槽吗?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除此之外,在找各种跳槽原因之前,不妨先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问题,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就算跳到天涯海角也会碰到相似的难题。
我工作好几年了,混的还不如一个实习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我没有好好工作,我平常不知道进取,我也不喜欢跟领导交流,所以导致现在非常的落破。
这个事情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我混的不如一个实习生,感觉很丢人,觉得自己的人生特别的失败。
我有没有实习生强,不是看表面的。。。。。。。。。。??????
可能人家确实比自己做得好会讨领导喜欢也或者说别人能力强些
实习生还有父母的接济,我哪有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