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吐槽年味变淡了,我也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开始怀念起小时候过年的气氛。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为过年那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家里的亲朋好友都聚集在一起吃喝玩乐,大人们赌钱,小孩子们放鞭炮。年三十的晚上全家挨个洗澡换上好看的新衣服,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火锅、年夜饭,再开上一瓶红酒,特别的温馨。年初一去各个长辈家拜年,能和表哥表姐们一起玩,抢东西吃,没有代沟,没有距离,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收压岁钱环节,故意推辞着不要最后还是会揣进兜里,虽然都要上交给妈妈可存放在身边就有一种满足感。
后来,我长大了,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年味也越来越淡了。大人们不再赌钱,小朋友们也不再放鞭炮了,对于我们大小孩来说过年买新衣服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平时一年四季想买衣服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做主。年夜饭的桌子上少了老人,他们离我越来越远,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拜年这种工作都全权交给父母去完成,因为我们不再喜欢凑热闹,多的都是寒暄,不习惯那样的场合干脆闭门不出。表哥表姐们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业,一年可能都见不了一次面,生疏了许多。上一次收压岁钱已经不记得是那一年了,我真的长成大姑娘了,该给父母发微信红包了。
年味变淡不是一瞬间的事,这些习俗在日益退化,过年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我们这个年代失去了太多太多,老一辈传承的东西能留下的太少太少。
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
个人会有更强烈的诉求,认同感,每个人都强烈的需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本能的需要,就像婴儿无比的依恋自己的母亲一样。只是,我们现在感觉不到自己是如此的需要而已。
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仪式的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希望大家即使衣食无忧了也不要忘记传统节日所寄予我们的感情与祝愿,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下次过年的时候试着调整心态,让自己兴奋一点,没准年味儿就浓了呢。
我们一点都不爱惜中国的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