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是高中时代,那时候我一个礼拜的生活费大概是40元,确实比较少,所以就比较节省,饭都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因为比较便宜,就这样40元也还是比较拮据,有一次,下午下课吃过饭后,我去操场玩,正走到篮球场边上时,突然发现一张红色的纸片半掩在图里,出于好奇就过去看看,这一看当时第一感觉就是疯了似的兴奋,第一个动作就是用脚把钱盖住假装系鞋带。然后就是跟小偷似的东张西望,看见没人来一个千手观音就把器安装到口袋里,一溜烟跑到宿舍。这可比我两个礼拜的生活费还多呀,兴奋是肯定的,但是除了兴奋,我却有一点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谁把钱给我偷走了,一天睡觉上课都是魂不守舍,现在说起来都感觉不好意思,为了100元就变成这样,但是那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这么多,一心只想把钱放好,不舍得花。
记得在县城去玩,我们几位男生逛在大街,当时我尿急,跟他们说要去厕所,然后去了广场,跑去厕所小便了一下,完事后,准备追前面的朋友,刚出来发现地上五元钱,想着过去捡的,谁曾想对面走过来几位女生,碍于面子终究没去捡,而对面女生也看到钱了,都没捡,就那样我们从五元钱边上有走过、我捡过很多次钱,但都是几十元,几元的小钱,几百,几千倒是没捡过,所以捡到钱心情还是一样很平静,提起捡钱,我同时想起了自己丢钱,记得丢过一次400元的,那时钱在钱包中,第二天起来里面就剩零钱了,不知道搞哪去了,还有次坐公交车,上车时掏零钱,不小心把百元钞票给掏掉了,想想真是懊悔,不该把零钱整钱放在一起啊,却又没有办法、
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捡到钱的心情,是十分激动和喜悦的。因为两分钱在当时可以买几块糖,一根冰棍吃。更可以买一包火柴,给妈妈点火做饭用了。只是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在父母与师长们言传身教下,我们都会屁颠屁颠地,把捡到的一分两分的硬币,上交到老师的手里。得到了老师几句的夸奖,脸上就会乐开了花。只不过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我也只是零星见过一分、两分和五分的硬币,很少能看到价值更高的纸币的。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成年人,辛苦工作了一年。也也不过能挣个几十块钱而己,所以大家对自己的钱都特别的在意。
捡到钱肯定高兴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捡到过20元面额的人民币,在那个时候,20元能买很多东西了,记得有次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留到6点多才走,当时心情特别沉重,背着书包朝着回家的路走着,当走到半路的时候,发现草丛边有张纸片很耀眼,当时没想到是钱,但是感觉那张纸片与众不同,于是急忙跑了过去,到了面前,我心都快跳出来了,原来是20块钱掉那里,赶紧捡起来,朝四周看了又看,确定周边没人,才揣进裤兜里,高兴的回家了,回家后就告诉了父母,父母说,让我自己留着买东西吃。
小时候捡到钱的心情,很激动,最好找到失主免得失主着急(几毛钱的事)。大一点时候就有点别的想法,买点好吃的。当然这都取决于捡到钱的数量,真是很多钱几万块的话,没有别的想法马上交老师。记忆中,捡到最大面值的可能是10元钱,没印象啦!因为真的办不了什么事,也没什么可激动的,捡个几毛的硬币,一根冰棍就没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什么钱,只有赶集上店带钱,也都是算好的,买多少东西带多少钱。
到过很多次钱,说实话,捡多不如捡少我感觉。最多的一次捡了一个钱包,里面起码有十几张一百的,具体多少我也没数。然后夹带着身份证,银行卡,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交给警察叔叔。因为你知道这笔钱和证件丢了会让失主很麻烦,所以出于良心,很多人都不会私吞这笔钱。然后派出所不久就联系到了失主,物归原主,失主和自己都算比较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