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是养儿防老,老了由子女来管,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以及时代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老龄化,少子女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指望儿女为自己养老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即使在多子女时代,为了赡养老人产生的矛盾,甚至兄弟姐妹反目的例子比比皆是,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尤其是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难免被嫌弃,不管是身边的现实,还是电视上的调解节目,不赡养老人的例子也不少。
对于还没有到老年的我们,未来的养老指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不现实了。孩子即使想管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社会化养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住养老院将是很多老人的选择。
但是,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养老方式,我更喜欢在自己家里,当然不一定是和孩子住在一起,为了避免生活习惯和观念,以及生活安排的冲突,最好是和配偶商量好自己住。
我所希望的理想方式是,居家互助养老。
因为在养老院不如在自己家随和方便,多年收藏的书、养的花,都可以还在眼前,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饮食、锻炼和爱好等。
那么怎么互助呢?在同一小区内,退休后的人们结成互助联盟,由身体好的,稍为年轻的,照顾行动年龄更大、活动不太方便的老人。原来年轻的、照顾别人的人年龄增加后,由比自己年轻的来照顾,就这样循环和更替,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电视上也见过有些地方由居委会协调采用这种养老方式的。
根据人们的个性和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养老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现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将来买一个机器人来照顾我们,给我们养老也说不定。
但前提是要有钱,所以好好挣钱攒钱是王道。
分三类养老:第一类是国家公职人员及垄断国企正式编制的员工,每月退休金5、6千以上(不包括职业年金),这部分人世界各地旅游,尽享人生。第二类是企业退休工人,每月领2千多元,刚够在老房子里解决温保,不敢生病。第三类是农村的农民,每月领75元,继续在几亩薄田里劳作,苟且偷生,直到咽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