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父母说的话有道理可以听,但是有些比较落后的思想我觉得可以不听。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吧。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有着农民的淳朴和善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很有自己的处事方法。
自小他们就告诉我吃亏是福,凡事不能太争强好胜,与人相处时,要多谦让别人。上大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家乡的小镇子,来到了城市读书,这也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什么叫贫富差距。那时候的我觉得很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但我打电话回家和爸爸说起了城市里的人生活多么幸福,爸爸沉默了很久,过了好一会他告诉我:“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争取的,既然家里的条件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你就应该好好学习,不用羡慕他人,至少我们做父母的给了你一副健全的身躯,和残疾人相比你是幸福的,你也不用自卑,因为你不比别人笨,也不比别人差,你也可以过得比他们都好,你努力的样子总有一天也会让别人来羡慕你。”
听了爸爸的话,我羞愧难当,我甚至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都比不上一个农民。所以大人的话我觉得有时候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就比如说,爸爸让我在外面要学会忍耐别人的不足,吃了亏也不要说出来。
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爸爸的话,因为按照他们那样的活法,我会觉得做人很累。我认为人一生只能活一次,我们应该尽量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而不是一味的迁就别人失去自我。当别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应该勇敢的说出来,这和势不势利没有关系。
父母年代的思想观和现在肯定有不同,只能说对爱情不要太盲目,可以听取父母的意见,最终选择还是自己,最最关键是自己要够客观。
我觉得自己应该有判断力,有的话是可以听的,有些话是没有必要听的,毕竟父母说的话我不都是全对的。
虽然一般不可能会听,但是我只知道父母的选择,有时候真的会比我们更好,会给我们选择更匹配我们的。我的语文老师就是年少恋情,被她的父亲强迫听从嫁给了她的老公,她们那么几十年的感情从未吵过架,一直都是和和满满。
关心父母。这点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没有出息,作为子女的,都应该尽自己所能关心父母,就像小的时候受到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一样。
自己得求上进,力争过上好的生活。这样不会拖累父母,给父母减轻负担,就算是在孝敬父母了。如果你还有条件让父母过得更好,那父母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