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喜欢京剧是在我上高一的时候,那时候听戏也很挑剔,只听旦角,而且要节奏很快的那种,后来才知道这叫做流水板。中间也听过老旦戏,生旦对戏,老生戏,花脸戏,但不是流水板就是快板。如今我已经上大三了,现在更喜欢听余派的老生戏,板式也不加限制,反而觉得二黄更加有味道,原版,慢板,反二黄,都能听得进去,甚至还会学唱几段。随着接触京剧的时间逐渐增加,我的兴趣开始由喜欢它的“劲头”逐渐向喜欢它的“味道”进行转变,也许是自己更成熟了吧。
其实刚开始入坑京剧是被角儿们的颜拉进去的,后来就被西皮板给洗脑了,二六、流水、快板是最喜欢的。就觉得京剧真的很棒很棒,身段、唱腔,甚至一定神一亮相都能紧紧的勾着我。之前总觉得自己生活中差了点什么,听京剧之后觉得人生圆满!就这种感觉
我很喜欢京剧,喜欢这种含蓄又丰富的艺术形式,京剧真的很综合,一场戏,涉及到故事情节、场次设置、唱词创作、演员的扮相、身段、唱腔、情感表达还有和操琴、司鼓的配合,听一场好戏,比盛享一顿珍馐更让人满足。
我是一遍一遍听同一唱段,仔细品味唱腔,念白,越是听越觉得千回百转别有滋味。然后再欣赏演员身段,眼神,指法等等。感觉自己陶醉其中。京剧真不愧是国粹,经典深邃,品之,如窖中酒,那是岁月的味道。
人会慢慢变得成熟,慢慢的去追求更有深意,更有内涵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人生、社会、历史、国家、忠义的看法都会默默改变,艺术鉴赏水平也会得到提升,然后就会喜欢上京剧这种复合式的艺术形式。
我看剧更多地还是去看故事和人物,而非唱腔。唱腔什么的,我实在不懂,个人感觉京剧的有些旋律还是不错的,比如《大宅门》的配乐,好多用上京剧,很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