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江浙沪民风讲究次序讲究规矩,行事按规矩来,靠嘴皮子骗靠歪门邪道或许能得逞一时却会被全社会鄙视和排斥,这在提倡诚信守信意识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
另外一个方面江浙沪的汉文化积累的比国内其它地方都多,被破坏的最少。
汉文化无疑是世界上能与欧洲文明并驾齐驱的最优秀文化,能与欧洲文明比肩的东亚国家群基本都是有深厚汉文化背景和积淀,比如日韩,可见文化对发达的积极作用。
国内汉文化积淀最深的除开港澳台外就是江浙沪吴语区,其次是广东,而这两个地区恰恰是国内最发达的地区。
从古代有京杭大运河开始,北方居民进入南方更加便利。长三角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网密布,农业和交通运输都很方便。宋朝后北方不太安定,江浙一带就成为了中央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又让丝织业进一步发展,而且那个时候的江南的扬州南京苏州都属于一等一的大城市,江浙地区对于中央政府财政的意义越来越大,其中苏州府在明末时期缴纳的贡税高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松江府将近三倍。后来近代上海开埠,迅速发展成为了大都市,那时候江浙都通过上海展开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又成为了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很多外企就经由上海进入江浙,还有加上乡镇企业的繁荣,才有现在看到的江浙沪的繁荣。
江南本来自然条件好 魏晋第一次移民是江南不再落后 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已经很发达了 不必中原差 甚至有超越中原的势头 唐末战乱中原此时已经不及江南 后来宋的时候大半的税收来自江南 再后来宋室南渡 文化中心也有北向南移 北方有处于刚开化的女真人通知中自然不比南方
这话说的,南京不说吴语,难道就是穷乡僻壤?苏锡常发展的好,一是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二是来受惠上海的经济辐射带来的投资,三是苏锡常教育底子好,人才素质高。跟说不说吴语没太大关系,安徽皖南一大堆说吴语的,发展的也不行
一是江浙文脉繁盛,江南贡院就在南京,科举考试天下第一,二是江浙人理智,识时务顺潮流,不轻易挑起战争,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做出了榜样。战争破坏少,人文教育发达,能不发达么?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方 更加上近代百年上海的崛起带动的产业和消费的发展 以及强大外资国家资本的投入 产业相对健康 消费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民间重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