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名字多在四字以上,还要从名字的起源开始说。
日本人原来是没有名字的,更没有姓氏。后来为了管理人们,必须要有户籍制度,人们这才不得不起名字。
然而多数老百姓都没什么文化,突然要给自己和家里人起名,很是麻烦,无从下手。所以大多数人基本就是看到什么就叫什么,家里有田的一般都叫某田,有水井的就叫某井,家里做衣服的,叫服部,喜欢动物的叫白鸟,还有表示美好寓意的,日月星辰都可以成为姓氏。
但是姓氏本来就占了两个字甚至更多,留给名的字数就不多了,大家都想给自己的名取个好听的美好的寓意,但是一个字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寓意都表达清楚的,所以一般都会取两个字或以上。更有人本身姓氏就好几个字了,再加上名字,肯定超过四个字了。
因为古代,日本人只有贵族有姓有名,他们所谓的姓,与我们理解的姓并不一样。到19世纪,姓也只限于武士、巨商和村里有权势的人,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江、代、枝结尾,如,川岛芳子、大关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
日本人还习惯称姓不称名。如果有人去找叫“佐藤”的人,多半会有好几个“佐藤”一起答应。有个笑话是说:如果在日本上下班的高峰朝拥挤的人群内丢一颗手雷,炸死10个人,其中就有9个叫佐藤。
也有两个字的,哪是天皇,皇室成员及高位的人。平民取两字多了会冲撞皇室。还有没人愿意与别人重名。中国人取名,子女名字中有天字的,父亲死了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埋不了,因为儿子是天,老子死了放在什么位置。所有名字有天字的都会被人打死,因为怨气冲天。
几个字并不重要!
从中文角度出发,与中文的区别在于:中文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只有微量生造字是多音节的。
而日文汉字以双音节居多,甚至有大量三音节、少量四音节汉字,所以纠缠于日本人姓名几个字没意义,就算三个字也能读出七、八个音!
极少见的有两个字甚至一个字的名字,如社会学家柳田国男就记叙过二战征兵时有一个人登记名字是单独一个字“撰”,征兵官命令必须加一个字。早年有日本马拉松两兄弟,名字就两个字叫“宗茂” “宗猛”。
我见过俩字的,乾隆(いぬい たかし),别秀你的见识浅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