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于宙《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很早之前看到这句话就再没忘掉,真是醍醐灌顶啊,在这个鸡汤文泛滥的社会,多少人被成功学洗脑,叫嚣着“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殊不知,这些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人难免有自怜情绪,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努力,都是无效的,都是在自己感动自己。现在回想起来,过去和现在的好多努力,其实都只是在浪费力气。记得高中的时候,每天起早贪黑,10点半下自习回到家还要再看会书,不然心里总不踏实,总是害怕被别人超过。那时候最喜欢看的,是世界知名的励志畅销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羊皮卷》,还有马云、俞敏洪的励志演讲。每个人都在闷头刷题,喝水之余,同学之间最喜欢谈论的,是你做了多少套卷子,我又熬夜到几点…那时,我们最佩服的不是第一名,而是最努力的人,而最努力的人,往往不是第一名。不知你发现没有,最努力的人往往不是第一名。不过这里的努力,应该加个引号,因为它不是你所谓的努力,至少不是你认为的那种努力。我高中有个同学,特别努力,就是那种比你努力十倍的,白天认真听课做笔记,晚上回去加班做题,天天2点左右还不睡,早上5点就起来背单词,我们对他非常崇拜,因为他努力到让人敬佩,但他的成绩却只是中等水平,而且一直都没有提升。还有一个同学,平时上课马马虎虎,虽然听课,但是却不看黑板,遇到想听的,就借别人的近视镜瞅两眼,晚上回去倒头就睡,早上总要赖床到最后一秒,在我们眼里,他就是那个不努力的学生,但气人的是,他的成绩总是前几名。这两个同学是两个极端,有时候我们努力,只是为了达成目标,但实现的过程,总会有挫折和痛苦,我们为了麻痹自己,选择自我感动,用努力填补空虚。上了大学以后,高中喝下的鸡汤还未完全消散,仍然荼毒着我们。我们仍然信奉努力决定论,信奉量变引起质变,遗憾的是,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人只要练习一万小时,就能成为大师”的说教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我们都曲解了“一万小时定律”。它出自《异类》这本书:“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看到重点了没: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大多数时候,努力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量变并不会引起质变。这就相当于,再厉害的业余选手,永远也干不过职业选手,不管是象棋围棋,还是格斗,因为简单的重复没有走出舒适区,而且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些在《刻意练习》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如今上大学,遇到很多人,他们天天混迹于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美其名是锻炼自己,兴趣广泛,实际上做的都是搬搬抬抬的工作,天天看似很忙,其实是在瞎忙。忙是生活充实的显现,但如果是瞎忙,只能证明自己愚蠢,这些做法只是自己感动自己,要是再配上图发个朋友圈就更完美了?!有多少人活在朋友圈里?有什么事情赶紧发朋友圈,还没开始做就宣布昭告天下,让大家看看自己有多努力,而这种努力,不过是在朋友圈里达到颅内高潮而已,没有丝毫用处,而且有害。本来想想自己可以多背几个单词,结果在等朋友为你点赞的过程中,浪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别人疯狂点赞,自己躲在一旁,笑嘻嘻,别人置之不理,自己暗自神伤,惨兮兮。其实,真正的努力,不应该只单单存在于朋友圈,不应该只是自己感动自己,更应该是你自己在心里许下诺言,然后靠着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去将想要的事情一一实现。你可以一声不吭,但你要做到一鸣惊人。我们要相信孤独,也相信隐退;要浪漫得起,因为我们自给自足。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但你觉得自己因为努力,而感动到快要哭的时候,往往是你一厢情愿地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错误罢了。本文章是摘抄的,感谢原作者,我喜欢其中的观点。
我是2018年的,我们学校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当天正月十二,是我十八岁生日,像是成人礼一样突然醒悟,觉得自己是时候好好学习了,之后每天都跟魔怔了一样地学习,我底子不好,记性又差,很多基本知识点连着背一星期都记不住,只能不断地做题来训练感觉。但是我真的是很笨的那种人,数学题一套卷子做三遍,每天吃着饭都缠着朋友给我讲题,但是第四遍不会的题还是不会,成绩也是一直没什么进步,甚至更糟。那段时间真的是,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人活着真是太痛苦了。人生第一次逃课就是考前最后的十几天考试成绩又退步了,自己一个人在大晚上在黑乎乎的操场哭成狗,哭到胃疼。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如果不是他们在最后那几天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我不会在最后的几天里成绩突飞猛进,高考超常发挥。(虽然就四百多分☺,之前三百多)我说出我的经历是想告诉正在高三的苦逼孩子们:千万别放弃!一直努力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在我班上那些仗着自己聪明不努力学习的,高考基本上都是发挥失常。
最后,如果高三的同学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也可以来找我谈一谈,我很乐意帮忙。(●^o^●)
我曾经用过自己的小聪明来完成别人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效果不错,其实我也有努力的,只是比起努力的人来说差远了,可当遇上了既努力又聪明的人,就发现自己很容易输得一败涂地。用自己的小聪明,其实是很心虚的,像是“学酥”,同时有的时候内心会纠结 ,烦躁,也会害怕失败,心慌意乱,可这种“捷径”貌似会上瘾,明明心慌的很,还是会选择,这大概就是人性吧,或者说是我的缺点毛病。虽然还没努力过到无能为力,但我感觉我这种感受也不“差”。而且人生本就是经历,重在过程,虽然结果也很重要,但我们永远不能先到达结局,也不能回到起点,所以种种经历只能成为你人生的与众不同,不管曾经有多难,回头再看时,都会觉得不过如此,不管怎样,都不应矫情,成功的你会将曾经的痛苦当成炫耀的资本。
我希望我能够活的肆意,活的潇洒,过去即为过去,将来即为将来
本市最好的高中毕业,高考失利,曾经是万众瞩目的存在,下定决心复读,度过了黑暗的一段岁月,从来没有那么努力过,然而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再次失利,一瞬间明白了很多,真正的痛苦都说不出口,能说出口的都不是痛苦。因为没考好觉得没有共同语言的男孩也离开了我,去过他更好的生活了。无力改变,一切付出付之东流。去了原来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也在的大学,向曾经的同学叫学长学姐,向曾经的手下败将笑脸相迎,没人知道我的痛苦,也没人感同身受,。原来笑着流泪是这种感觉,原来被嫌弃背叛是这种感觉。我会努力的,会一雪前耻的,希望能有人懂吧
初三那段时间,拼体育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练篮球和身体素质,然后上课死撑不睡觉,每天就睡四个小时,初三那段时间真的很拼,后来被我们市唯二两所招篮球生的都看中了,原以为稳了,结果后来告知超龄了,我没有办法了,我只能拼成绩,后来再拼命学习,中考成绩只比那间重点招篮球那所底了二十多,如果当初不走体育走成绩应该能稳进去,人是有潜力的,不到最后不要放弃,我从初二的考不上高中到初三边练体育边学习都取得一定的成功,所以遇事不要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现在高三,自诉一下我这三年的痛苦经历。高一的时候我被同学孤立,我很努力的交朋友,可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傻妞。高二的时候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压力依旧在,毒火难以排解,得了病,是一种严重就会死人的病。高三的时候我终于在人际关系上翻身了,却迎来了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我曾夜夜躲在被子里哭或是控制不住的一夜未眠,大量掉头发是常有的事。我一直无能为力,但我依旧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