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农村安装路灯却很少有人出行,是否应当撤除?
感觉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人,绝对不是生活在农村或者是不经常住在农村的人。农村安装路灯才几年,甚至,有的农村至今还没条件按上路灯;而城市里按路灯可是有年代了,晚间外出时的确方便了许多。为什么农村人就不能在晚间也方便一点?
说农村人晚上很少出行,其实是对农村的生活太不了解。农村安装了路灯可以给村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怎么能撤除呢?
第一点,农村人很辛苦,下地收工时间不固定,天黑以后回家是常事。
农民主要靠种地生活,真正的农民都有田地要耕种,在播种前,要选种,有的还要浸种,浸药。播种的过程,往往还要给地松土、施肥、灌水。等到庄稼苗出土以后,还要多次喷雾打药,有的还要间苗,培土……然后就进入了田间管理阶段。
就拿喷雾的时间来说,根据科学的方法,有的药剂是傍晚时分才能喷,喷雾结束后已是满天星斗了,此时村民们在回家的路上,有昏黄的路灯相伴,是不是会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说不上会因为在路灯下,有些小高兴,唱着牧歌,脚步轻快了许多。
收获季节里,更是与天斗与地斗,例如麦收时节,最怕天气突然下雨,必须赶在大雨来临之前收获。此时面对成熟的小麦,往往是连夜出击,夜里不睡觉,也要将小麦收回家。
象前几年,那时没有路灯,累得眼花的村民,经常会因为摸黑行路,掉进路边的水渠或者河水中,多危险啊!现在农村的收种条件也有了好转,不少家庭中都有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或者卡车,这要是路上有路灯,不是更安全更方便吗?
第二点,勤劳的农村人,副业也落不下,天黑也闲不住。
农民勤苦,应该没人会持怀疑的态度。农闲时候,村民们的副业很多,最简单的是聚在一起织网,一天也能有几十或者上百的收入。有的人家还养蚕、养鸡鸭、承包蔬菜大棚,承包果园等等。
养蚕,要整天忙着摘桑叶,养鸡鸭,承包果园等,要将丰收的成果收到筐里,然后及时销售出去。做这些副业,哪家不是起早贪黑地忙到深夜,或者天不亮就起床?
而且,因为乡下人热情,做事情往往都是成群结队地通力合作。坐在路灯底下,有说有笑地做这些,不是更温馨更有精神吗?
祝农民朋友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撤除干嘛,好不容易安装的,你说撤除就撤除,开玩笑呢?即便是不多人出行,但是也有人出去的好吗,没有路灯,多不安全。再说了,现在的路灯多是太阳能的,又不会费电。
不应当,很少有人出行,但也会有人出行,要防患于未然,况且现在很多农村是采用太阳能原理的,通过白天采集太阳能,晚上进行电能的转换,并不耗费电力。
不应该,路灯是农村的基础设施,而且现在农村在不断发展,路灯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农村城镇化就是现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
不应该,虽然说在晚上的时候农村很少有人出门,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没有人,如果万一路灯撤除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
我觉得不应该撤除,即使很少人出行,但是还会有一小部分人出行的。路灯可以给出行的人带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