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西汉时期理财专家,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后来执掌国家财政大权几十年,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了提高国家经济收入、控制物价飞涨,桑弘羊采取的两大政策:均输法与平准法。
元封元年(前110年),为了平抑物价上涨,桑弘羊在全国普遍推行均输法。首先在各个郡县设置均输官,负责物资的转运和贩卖,来统一管理全国的物资转运和贸易,相当于成立了一个物流公司,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邮政、顺风等公司,为全国的物资流通提供了一个渠道。
然后又规定取消以前郡国应向朝廷贡纳的物品,按照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土特产品,上交给均输官,由均输官运往其他需要该产品的地区高价出售。这种做法既可以让朝廷通过这些物品的转运贩卖获得巨额的利润。又可以免除郡国向朝廷输送贡品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同时还可以让物资流通,并能随时调剂国家所需要的物品。
为了配合均输的推行,桑弘羊又创立了一项新的财经措施—“平准”(由国家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并专门在京城长安设立了一个机构——平准,由平准令掌管。平准官员以各地均输官运过来的的物品和官府生产的各种器具为后盾,当京城某种商品过分涨价时,就以平价向市场抛售,使其物价下降;反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过低,就大量买进,促使物价回升。
平准法与均输法相辅相成,是控制市场、平抑物价政策的两个不同侧面。平准要靠均输来提供货源,均输官所征收或收购的物资,运往京师后也要通过平准出售,两者如影随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就这样,桑弘羊就靠这两个办法成功的抑制了飞涨的物价,又给国家提高了经济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