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馨事件","季子越事件",事件主角同样是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同样是接受了十多年中国教育的中国人,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样是享受过国家公派待遇的学生,却对祖国发表了不利于祖国的言论,尽管已经道歉了,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
明目张胆地挑衅中国的历史事实,严重地侵犯了民族感情,刻画了中国人民的痛楚,如此轻易地被中国人拿来践踏和嘲笑,这是为什么?为何辱华言论会频繁出现?如果教育出了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对于一个从小就受到爱国教育的孩子来说,除了少数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可能有反华心理。季子越,一个有着高学历、高知识的人,却没有和他一样的思想和道德高度,远远地丢在了角落。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社会各方面缺乏教育使他们的道德底线如此之低,每个人的眼中,折射出的都是心灵最深处的一面,一个人如果从小的时候就没有在光明的环境中成长,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反噬给社会。
另一些人则认为,“一个人做的事太丢人了,不能总让“教育”二字背锅,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所接触的环境,都是积极的。“享受中国的一切,享受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能教出许多德智体美劳的全才,谁会想到要去侮辱自己深爱的祖国,这显然是一个人格问题。”
这一观点也很有意义。想象一下,中国在经历了苦难之后才造就了今天的繁荣景象,现在爱国还为时已晚,谁会无缘无故地侮辱自己的祖国呢?
人们总是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抱有如此强烈的憎恨和憎恨,在发表这些不端言论的时候是否想念自己的父母,是否想念自己生长这么多年的家乡。
对于这种行为,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人格缺陷。
高学历的人才频繁发布不当言论的背后,我们应该反思家庭教育是不是够健全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影响到他的一些思想上的问题。
反思我们学到的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利用自己的高文凭,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应该先教会对方怎么做人才是重点。
需要反思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不仅只是成绩上的优秀,还要重视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
需要反思的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学生教育阶段,让爱国成为不间断的常规教育。
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还对叛徒如此容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