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地的朋友前些日出差来涡阳,久闻涡阳干扣面大名,朋友是个美食家,在干扣面馆饕餮后,赞不绝口。行至文化广场,看到太极泉丽质天成,“柔弱至水”的水池水韵光华,矗立的花岗岩九龙柱美轮美奂,颇颇感叹这片龙气厚土道家氛围的厚重。曰“九龙柱形神合一,貌若涡人之十指:九指毅然顶天,一指下延立地哦。”我以为所言甚是,妙趣无比。“不过,还有一说”,朋友又说道,“太极喷池更像一硕大的滚水面锅,九龙柱则是一排扬手下锅半截的干扣面条在那里大白于路人呢。”呵呵,这可是涡阳最最牛气的干扣面广告了!
数月前远行,久未归家,偶尔阅读到一篇关于家乡狗肉干扣面的网文,竟惹得腹内谗虫乱爬,不能自禁。在这远离乡关的异乡,有的是明秀的山水,有的是参天的树木,就是没有家乡的狗肉干扣面。我暗想,如若哪一天游走在异乡,在街市的某个角落猛然抬头,能够看到“涡阳干扣面”五个大字,该会是别一番滋味吧。
通常来说,干扣面馆都不那么显眼,看上去也不怎么整洁。当街两间门面,一间为出入之大门,另一间开了个大大的窗户,两眼大灶正对大街,其中一个灶上座落着硕大无朋的铁锅,热气腾腾。门脸门口,或蹲或站着一个遍身油腻的人,守着一个大概自汉朝以来形状就没怎么变化的狗肉担子,脚边一个小炉子,上面是覆盖着厚厚一层油,盛满狗汤的一口小锅,香气四溢。进得门来,你会发现门面不大,肚量不小,里面一个大厅依序放满桌椅,普通的干扣面馆至少也可同时容纳30人就餐。有的面馆依势而建,没有宽阔的大厅,不过顺着狭窄的过道一路走去,曲曲弯弯别有洞天,在人声鼎沸、热气氤氲中走到尽头,终于能够觅得一个位置。
选好位置之后,自己到门边的一个消毒碗柜中拿上一个搪瓷大碗和一双竹筷,然后从旁边的铁桶中舀上一碗豆芽汤----------吃面条之前的开口汤。可别小看这一碗豆芽汤,这可是原汁原味的豆芽汤,没有加任何佐料,只是原生态的豆芽煮出的汤,那个鲜味,是你在别的任何一家饭店或者家中也无法尝到的。说它原生态,原生到直接从豆芽生长的大桶里直接拿出来煮的,虽说可能有点不卫生,但是就是它的这种味道的诱惑,使人们忘记了“病从口入”的良训。
面条是刚进门就叫好的,现在正在大锅里翻滚。大锅旁边的案子上,一个一个排满了搪瓷大碗。在用一双长筷搅拌锅里翻滚的面条的同时,店老板按照她既定的顺序一一往搪瓷大碗里放入酱油、盐、味精、蒜泥等调料。干扣面的面条和普通的面条不一样,那是一种泛着黄色的看上去硬邦邦的面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玉米面或者其他杂面,其实是做面条时加入了比平时多的碱的缘故。故而,煮这种面条要象煮饺子一样,这不,店老板不时掀开大锅的盖子往里面加入凉水。
面条直接盛入装好调料的碗中,由小二或自己端出。先别忙着吃,桌子上的辣椒油是必不可少的,不管你是否爱吃辣椒。能吃辣的就多放一些,让整碗的面条象火一样红;不能吃辣的就少放一些,只是稍微改变面条的颜色就够了。面馆里的辣椒油也是独门的调料,好多熟客也是奔着辣椒油去的。这就如同重庆火锅的底料一样,“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面含碱较多,面质比较硬。不是绿色食品
一位外地的朋友前些日出差来涡阳,久闻涡阳干扣面大名,朋友是个美食家,在干扣面馆饕餮后,赞不绝口。行至文化广场,看到太极泉丽质天成,“柔弱至水”的水池水韵光华,矗立的花岗岩九龙柱美轮美奂,颇颇感叹这片龙气厚土道家氛围的厚重。曰“九龙柱形神合一,貌若涡人之十指:九指毅然顶天,一指下延立地哦。”我以为所言甚是,妙趣无比。“不过,还有一说”,朋友又说道,“太极喷池更像一硕大的滚水面锅,九龙柱则是一排扬手下锅半截的干扣面条在那里大白于路人呢。”呵呵,这可是涡阳最最牛气的干扣面广告了!
数月前远行,久未归家,偶尔阅读到一篇关于家乡狗肉干扣面的网文,竟惹得腹内谗虫乱爬,不能自禁。在这远离乡关的异乡,有的是明秀的山水,有的是参天的树木,就是没有家乡的狗肉干扣面。我暗想,如若哪一天游走在异乡,在街市的某个角落猛然抬头,能够看到“涡阳干扣面”五个大字,该会是别一番滋味吧。
通常来说,干扣面馆都不那么显眼,看上去也不怎么整洁。当街两间门面,一间为出入之大门,另一间开了个大大的窗户,两眼大灶正对大街,其中一个灶上座落着硕大无朋的铁锅,热气腾腾。门脸门口,或蹲或站着一个遍身油腻的人,守着一个大概自汉朝以来形状就没怎么变化的狗肉担子,脚边一个小炉子,上面是覆盖着厚厚一层油,盛满狗汤的一口小锅,香气四溢。进得门来,你会发现门面不大,肚量不小,里面一个大厅依序放满桌椅,普通的干扣面馆至少也可同时容纳30人就餐。有的面馆依势而建,没有宽阔的大厅,不过顺着狭窄的过道一路走去,曲曲弯弯别有洞天,在人声鼎沸、热气氤氲中走到尽头,终于能够觅得一个位置。
选好位置之后,自己到门边的一个消毒碗柜中拿上一个搪瓷大碗和一双竹筷,然后从旁边的铁桶中舀上一碗豆芽汤----------吃面条之前的开口汤。可别小看这一碗豆芽汤,这可是原汁原味的豆芽汤,没有加任何佐料,只是原生态的豆芽煮出的汤,那个鲜味,是你在别的任何一家饭店或者家中也无法尝到的。说它原生态,原生到直接从豆芽生长的大桶里直接拿出来煮的,虽说可能有点不卫生,但是就是它的这种味道的诱惑,使人们忘记了“病从口入”的良训。
面条是刚进门就叫好的,现在正在大锅里翻滚。大锅旁边的案子上,一个一个排满了搪瓷大碗。在用一双长筷搅拌锅里翻滚的面条的同时,店老板按照她既定的顺序一一往搪瓷大碗里放入酱油、盐、味精、蒜泥等调料。干扣面的面条和普通的面条不一样,那是一种泛着黄色的看上去硬邦邦的面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玉米面或者其他杂面,其实是做面条时加入了比平时多的碱的缘故。故而,煮这种面条要象煮饺子一样,这不,店老板不时掀开大锅的盖子往里面加入凉水。
面条直接盛入装好调料的碗中,由小二或自己端出。先别忙着吃,桌子上的辣椒油是必不可少的,不管你是否爱吃辣椒。能吃辣的就多放一些,让整碗的面条象火一样红;不能吃辣的就少放一些,只是稍微改变面条的颜色就够了。面馆里的辣椒油也是独门的调料,好多熟客也是奔着辣椒油去的。这就如同重庆火锅的底料一样,“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面含碱较多,面质比较硬。不是绿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