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和母亲吵架了。
问及原因,她说母亲最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很多功能都不会用,总是跑过来找她,让她教她使用。可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母亲总是会忘记上次教的功能怎么使用。
这天,她正在客厅聊着微信,母亲又过来找她问问题,她一看。是她昨天刚教过母亲的,于是她就有些不耐烦,嘟囔了几句。
母亲觉得又恼又气,我养了你二十多年,从没红过脸。可为啥问多你两句,你就不耐烦了呢?
于是两个互相觉得委屈的人就争吵了起来,吵到最后。母亲忽然眼圈一红,说了一句,如果你能拿对别人的耐心来对待我,也不至于吵这么一架。
朋友一怔,眼圈了立刻红了起来。
她说,桑白你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想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却把最坏的一面展现给了家人呢?
2.
她的电话,让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
我读了大学后,就一直是在外地。外地读书,外地工作。一年只回去一次,每次回去,父亲总是会问东问西,问我的工作,问我的生活。
每天在家最多的常的就是听父亲的唠叨,有时候明明那个问题他已经问过很多次了,但是仍旧像没问过一样询问。
久了,我自然有些不耐烦,于是父亲再问的时候,我就不客气的指明,你这个问题已经问了我几百遍啦。
父亲当时一脸尴尬,讪讪地笑道,爸老了,记性不太好。行,你这几天好好休息,爸不吵你。
后来,余下的几日,父亲果然不再吵我。每天除了叫我吃饭,基本都不会在家里问我什么。
我返程的那天,父亲骑着车送我到车站。进站的时候,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塞到我的手里。
这些钱你拿着,在外面吃好点,我看你都饿瘦了。
我当时内心一阵汹涌,只得含着眼泪匆匆转身离开。
3.
有时候,在对待亲密的人时,我们习惯了他们的包容,习惯了接受他们的爱。我们以为,就算我们如何的不懂事,如何的闹性子,他们都仍会原谅。
可是对于身边的朋友或是陌生人,我们总是怕身上的一些陋习被发现,被他们所厌恶,所以总是以一种最好的姿态呈现出给他们。
可是,这并不是我们理所当然伤害亲近的人的理由和底气。
无论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妹,还是我们的爱人,他们虽然愿意给予我们包容,但不代表他们不会受到伤害。在我们把坏脾气抛向他们的时候,他们在包容的同时经受的是双倍的伤害。
所以,无论你在外面遇到多大的事情,无论你心里有多大的不满,都请你不要将坏心情带到你的家里去。学会消化负能量,学会对自己的亲人包容些,学会对他们更有耐心。
不要等失去了,才学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