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感情上关心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其在家时间相对较少。学校就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庭”,老师也成了他的“父母”,老师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要经常性谈心鼓励。让特殊学生增加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之关系更加融洽密切。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特殊儿童在心理上不偏离轨道。
有些孩子不仅缺少父母陪伴,可能物质上也跟不上。吃不饱,吃得不够营养。看到一篇文章讲孩子们领到营养餐刚开始很开心得吃了。后来老师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悄悄把发的饼干,奶藏起来。问他们为什么?原来家里还有更小的弟弟妹妹,想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尝尝。有的家里只有奶奶,希望奶奶吃点好东西补补。
对于留守儿童是我国民工家庭出现最多的人群,我陪你玩耍,就不可能出外搬砖了,抱着你就不能抱钢筋水泥啦,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时金钱的救急,留守儿童需要的是陪伴,对于一些父母面对自己家的留守孩子,度过留守儿童感到愧疚用金钱来弥补。这是错误的选择。
从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失的。所以,要根据儿童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在日常生活和节日,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关心。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乃至社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在生活中需要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在饮食,住行方面。来到学校,老师的教育与引导,心灵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其次新闻媒体乃至网络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为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助力。
从学习上关心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监督。在学习上缺少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在学习中要多督促,适当的传导一些压力。让孩子们的学习能稳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