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的意义是有资格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这种空话每个人都会说,而真正促使我努力,对我而言努力学习的真正意义是超过那些我恨的人,是成为一个新的自己。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一模二模我的成绩只能去最差的区重点,而最后中考我去了很好的市重点。我的零志愿。初三那年,每个人都在进步,只有我静止不前,甚至退步。我特别颓废、消极。有人嘲笑我的蠢,有人觉得我是个差生,有人觉得我只能这样。我真的很恨。所以我每天两点睡六点起。那段时间很累,但想到我讨厌的人都比我好,就不甘心,就继续努力。后来是真的扬眉吐气了。我终于可以抬起头去面对那些人了。他们对我所有的讥讽,激发了我的潜力,促使了我的努力。就像甄嬛传中安陵容死前说的“我只是有点不甘心而已。不甘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活一回,不甘心做了别人的垫脚石”我只是想活得更好些而已。可能我的心理有问题,但这就是我努力学习的意义。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过“人性不耐说”来解释利息:“人具有目光短浅、意志薄弱、随便花钱的习惯,强调自己生命的短促和不确定、自私和不愿为后生的孤独打算、盲目追随时尚等,都倾向于增大不耐心”“相反,高度的远见、高度的自制、节约的习惯、强调长寿的逾期、有家属并深切关心在他死后的幸福、保持收支适当平衡的独立自主,则倾向于减少不耐心”你的闲暇时间就像你拥有的收入。有的人拿着收入去消费了,而有的人去投资了,获得了利息作为补偿。然而投资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现在的财富在未来不贬值。相对应的,那些闲暇时间,有人选择去娱乐,也有人选择去学习,得到知识、观点、思维能力等作为付出时间的补偿。我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能有继续坚信自己现在的理想的能力。
学习积累,思维会潜移默化的变化。想滚雪球慢慢变大,而不是最后融化。为之后的为人处事奠定基础~所有人的奋斗,除了有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若你聪明有规避,你的生活必定不会发生一些很低级的烂谷子事儿,这就提高了你生活舒适状态 。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每个阶段要有个重心。提升自己,加大自己筹码,你的路会走的长远而稳。年轻时候大家差不多看不出差距,但十年 二十年往后过的好不好就显而易见了。比如上学时候努力考学有个平台,对之后择业有选择,工作中认真+领悟、涨薪和能力提升有帮助,也会有认真的朋友圈子。生活中处处要学习,学习不是指你读了几本书或者是研究生而得到升华。不看几本书不代表就不学习,看了几本书不代表思想段位就提升了。
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成绩一般。不知道努力是什么样的概念,只是按部就班地按老师的节奏走。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为了不让我去比赛还和美术老师说我上课不认真听,画画影响学习(我听到的时候真的快哭了) 读六年级的时候,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说,“某某某(我)嘛,成绩不怎么样,画画倒是不错。”这句话对我的打击很大,那个语调和表情我永远都不会忘。到了初中,这种嘲讽与不屑越来越多,以致于我每次画黑板报的时候都觉得有罪恶感。初一下学期,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觉得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本分,也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不务正业,而是真的热爱美术。现在高二,从觉悟那一刻开始,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努力。
读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的生活更平稳,让我们平稳的进入一个较体面的生活,避免偶然的滑落。读书让我们有了对抗生命偶然性的方法,让我们走出生命的低谷。读书未必让我们大富大贵,但它增加了我们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在我们成功之后,读书也未必能保证我们不失败,但它增加了我们不滑落的可能性。即便是失败了,它也能让我们平稳降落,而非跌落谷底。读书最大的价值就是保证我们生命的平稳,且平稳在一个体面、宁静的位置。而这样平稳保证了我们心灵的成熟,宠辱不惊,毁誉不存乎心,从容的对抗生活的起起落落。
其实就是追求真理的想法吧让我一直在看书学习,我不能接受课本里面的知识点是忽然冒出来而没有别的解释论证的,在此基础上只能不停的学习来解决自己的疑惑,我不太会使用工具啥的,就经常一个人半夜睡不着在想问题,想通了就觉得超级棒棒,会觉得很有意思,想着睡过去了【说明这个问题不那么必要马上解决】,就可能会在合适的机会问别人。学习是为了获取我想要的知识,所以我日常很慢的学习,就会在期末考试之后学期末考试中考到的东西,只因为我想知道,所以会继续学,无关考试与否,只有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