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值机的时候看到一个有唐氏综合征的胖胖的年轻白人在自言自语,音量略大。一列列的旅客都不自觉地与他保持距离,除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直守着他,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大约过了五分钟,年轻人逐渐安静了下来。老人逐渐向周围的人解释,大意是这是他儿子新背的一个故事。他很久没有出远门旅游了了,看到这么多人很兴奋,就想表演一下,给前后的人造成影响很抱歉。我说没关系,你儿子的故事很精彩,感谢他的分享。老人牵着他儿子的手,对我说那真的太好了。我就是啊是啊地附和了几句。他突然眼神严肃,认真的看着我说,其实无论如何,我永远为他而骄傲。 Im always pround of him. 当时心突然就酸了一下。 没有人生而完美,我们总是被人爱才能变得不再残缺。
飞机上前排的一个小女孩把遮光板拉了下来,停顿了一下又推了上去。她五岁左右的样子,我以为她是第一次坐飞机好奇。她看着窗外,又把遮光板拉下来,推上去,再拉下来,再推上去,反反复复,片刻不停。我第一感觉是,可能遇见熊孩子了。她接着拉下来,推上去,无声无息的,可是突然间一颗颗眼泪就豆子一样从她眼里滚落出来,直到我顺着她的目光,透过窗户,越过草坪,注意到休息室的大厅玻璃时,那一刻我全懂了。那是信号。我看见了那里站着一个人,高举着双手,挥舞着。小女孩不停的摆动遮光板,对面的那个人对着女孩的窗户一刻不停的挥舞着双手,她知道了孩子的位置,就那样不停的,不停的挥手。亲情与离别,这时都凝聚到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上,简单而又温暖的传递着对亲人的爱与不舍。
大学毕业的那年夏天,和爸妈一起坐游轮在夏威夷环岛游。游轮上的ballroom听听现场乐队演奏。其实虽然是ballroom但是根本没人去跳舞,后来有一对中年夫妇,男人很绅士地邀请自己老婆起来跳舞,两个人就和着音乐,在舞池起舞。舞步看得出是练过的,虽然并不熟练,但是每次稍微有点失误,男人都会立刻很绅士地道歉,而女人就一脸幸福地看着他。男人不帅,甚至还有点胖,但那种努力要跳好的样子让人觉得很感动。
曼谷,和闺蜜在地铁站,面对略落后又无清晰英文指示的自助售票机,我们焦躁又毫无办法。后面排队的印度小哥主动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虽然他的英语口音太重我们交流也有困难,但还是几经周折帮我们买好了票。去坐地铁时他刚好在我们对面,他那边车到时,我看到他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轻轻挥手跟我们再见。这一幕至今记在脑海里,也许这样的事情在旅途中微不足道,但足以深深感动我。
坐火车回家的时候,我是中铺,下铺睡了一位妈妈带了一儿一女,儿子是哥哥,也就5岁,妹妹刚会走路的样子。妹妹调皮乱跑,妈妈做势要打妹妹,哥哥拉住了妈妈的手说:“莫打妹妹。”妈妈最后还是打了妹妹的脚底板,哥哥扑到妹妹小脚上,呵了口气,说:“妹妹不疼妹妹不疼。”啧啧,瞬间被萌哭,特别爱这小男孩,一直逗他玩,还抱了抱他。
武汉大学,某次出差路过,路上遇到一拾荒女孩,也就十五六的样子,在校园路边看一份捡来的报纸,一路过的外卖小哥路过后又回头给女孩说,哥哥送你一份饭好不好,女孩说嗯,外卖小哥送了小女孩一份饭后就走了,那一刻,感动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