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情怀是一种酸,一种辉煌都在过去的,张口就是想当年的酸。这种酸何尝不是今天中国人的酸。南京的情怀是一种带着麻木的生命力,苦难已经发生,但生活总要继续,人无法每一天都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所以也许只有南京的“大萝卜”精神才是在这个城市生生不息下去的秘诀。不想让历史重演,就要铭记历史,可是,想要积极快乐的生活,你又必须选择放下,甚至遗忘。这种沉重历史包袱下的纠结又何尝不是今天中国的写照。
有古都,有民国。有秦淮,有长江。有梅花,有梧桐。有帝王气,有烟火气。有小汤圆,有鸭血汤。有高城墙,有明月夜。有雨有雪,有诗有花。有绮丽脂粉,有多舛命途。有先锋书店,有老火车站。有朝天宫的昆曲,有狮子桥的小吃。有南大和南师大,有瞻园和博物院。有典有故事,有酒有姑娘。
历尽繁华与沧桑,脂粉与金戈,醉生梦死的秦淮夜景,破败不堪的城垣废墟,他就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地坐在长江边上用他的沉默诉说着一切的一切。放眼整个中国,真的没有哪几座城市像南京一样如此命运多舛。也许,这就是他充满了情怀的原因吧。
南京的情怀不止于十里秦淮,不止于六朝古都,也不止于民国旧影,或者说这些只是更表象的原因。说起烟柳画桥的江南,第一个想起的不一定是金陵,更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扬州。经济繁荣时候士大夫的文人情怀滋养着那片土地,繁荣富饶中带着温婉缠绵。
我觉得南京是一座承载了过多历史的城市,十朝古都给这座城市留下的烙印,让南京在同质化的城市之间显得卓尔不群,虽然它会偶尔马失前蹄稍显狼狈,但骨子里一直保持着处变不惊的优雅,所以说南京是个有情怀的城市。
在我的理解中,是因为南京高校云集,我们很多人(江苏省内)都是在南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4年,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后来又没留在南京工作。所有那些年走过的路,爬过的山,结交的人,美好的记忆便成了无法消逝的情怀。